张炜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溃疡型胃癌诊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6例首次普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溃疡直径>1.5 cm、活检病理检查未诊断为胃癌的患者,1周内再次行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检查,NBI清晰显示溃疡周围黏膜胃小凹形态后指导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66例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诊断胃癌9例,良性溃疡57例,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5例,轻度异型增生3例,中度异型增生1例。依据NBI内镜下显示的胃溃疡周围黏膜的胃小凹形态活检行病理学检查,11例Ⅵ型者中9例病理诊断为胃癌,1例诊断为中度异型增生,1例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5例Ⅲ+Ⅴ2型者诊断为肠上皮化生;2例Ⅳ+Ⅴ1型者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9例胃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为早期胃癌,2例为进展期胃癌,已侵达肌层。结论:对NBI内镜下显示胃溃疡周围黏膜胃小凹形态表现为Ⅵ型者,进行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可提高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 李伟赵卫东张威庆张炜崔振芹
-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溃疡型胃癌活检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张炜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
- COX-2和CK20在胃癌前病变、胃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290份胃黏膜标本(34份浅表性胃炎组织(胃炎组)、130份胃癌前病变组织[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5份、异型增生85份(轻中度增生68份、重度增生17份)]、126份胃癌组织(胃癌组)中COX-2和CK20表达。结果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到胃癌,COX-2和CK20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均<0.05;胃癌组织COX-2和CK20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K20与COX-2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COX-2和CK20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OX-2和CK20对判断胃癌前疾病的发展及胃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伟赵卫东张威庆张炜郭壮
- 关键词:环氧合酶-2细胞角蛋白20胃癌前病变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MG-7及胃蛋白酶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目前认为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免疫反应与萎缩性胃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0%,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随访对于发现与治疗早期胃癌具有重要意义.MG-7、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Ⅱ是近年来常用于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血清学标志物,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也有表达,本研究就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MG-7及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 张炜赵卫东李伟孙俊涛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标志物MG-7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