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依据大量观测事实并参考前人所做的工作,对地下水中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合理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观测井口装置中主支管空间位置的合理设计、逸出气“集气腔”的大小以及气体(包括自由气体和逸出气体)与液体的分离程度等。根据上述几点并结合井孔自身的不同条件,本文设计出了两种比较合理的井口装置模型,该模型的设计对今后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 张新基张炜
- 关键词:地下水地震
- 自流井逸出气氡微动态测定结果
- 1991年
- 邢台大震前井水翻花冒泡,这是井水逸出气的宏观前兆异常现象。渤海7.4级地震前,天津鸭场自流井的水氡观测出现异常高值,这主要是因取水样时吸入逸出气泡所致。据测定,北京东三旗自流井的每升逸出气的氡含量是每升水中氡含量的四倍,海南省海口井的逸出气氡是水氡的十倍,广东省汕头东山湖井的逸出气氡约等于水氡的百倍(见表)。由于水的溶解度有限,目前通用的水氡观测方法可能只获得氡的震兆异常总量中的一部分信息。而异常时期井水中的氡大部分呈逸出气泡状态,这些气泡或从井口散失,或受管路结构影响不能被观测到。如果对自流井的水氡和逸出气氡都进行观测。
- 罗光伟张平史勇张炜
- 关键词:地震气泡氡前兆
- 地下水中逸出氡和溶解氡微动态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本文从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及多次震例资料出发,深入地研究了逸出氡和溶解氡的微动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逸出氡对地壳岩石应力应变的反应程度比溶解氡更为灵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逸出氡和溶解氡微动态变化均能反映地壳固体潮的变化特征;(2)逸出氡的潮汐变化更具有普遍性,并且其变化形态清晰完整;(3)逸出氡的前兆异常形态比溶解氡明显,异常幅度大,易于识别和辩认;(4)临震前选出氡和溶解氡的异常形态表现形式完全不同。
- 张炜张新基
- 关键词:地下水氡地震前兆
- 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概述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对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其中包括:1.建网过程、布网原则;2.水文地球化学地震观测点的布设特点及点位的条件与类型;3.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项目及测试仪器等。此外,还对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和预报地震的效能等进行了讨论。
- 张炜李宣瑚
- 关键词: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台
- 美国加州主要断裂带氡气测量被引量:4
- 1994年
- 通过对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等主要活动断层上方土壤中逸出气氡的观测,获取了不同构造活动类型断层的开启段、闭锁段、蠕滑段上方土壤中氡气沿断层逸出随空间变化的丰富资料.讨论了逸出氡的变化特征以及断层气研究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等问题.
- 张炜金继宇
- 关键词:地震观测断裂带射气测量
- 汞测量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 1989年
- 近些年来,随着地震前兆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地震的发生和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要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题,就必须探索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各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效应。在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索的同时,需要扩大研究领域,对地震孕育过程中地壳直至震源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化学元素(同位素)的迁移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有关的化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限於当前的探测技术水平。
- 张炜
- 关键词:汞地震预报
- 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理论基础、方法与实例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对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理论基础、方法及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作者认为,为了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必须扩大研究领域,在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的同时,开展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球化学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震源及外国介质状态变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文中介绍了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的建设及水化多组分综合观测所取得的成果,并给出了近年来在探索新的反映地震灵敏组分方面如汞和氢的震例。对我国水化地震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现状及合理的采水方式、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系统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等进行了讨论。
- 张炜
- 关键词:地震水文地球化学
- 国外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进展和动向
- 1990年
- 本文综合介绍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国近几年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成果,内容包括: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的建设、地震实验场的工作、水文地球化学和地震关系的研究、预报方法的探索、观测技术的改进和新仪器的研制以及前兆机理的探讨等;最后对该学科的研究动向做了扼要的介绍。
- 唐仲兴李正蒙张炜
- 关键词:地震预报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
- 地下水中逸出气氡的研究——水化地震前兆新项目探索被引量:22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氡和逸出氡的对比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的研究,阐明了地下水中逸出气氡对地壳岩石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逸出气氡能够反映地壳岩石的潮汐变化。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逸出气氡的变化突出、幅度大,表明它对地下应力微小变化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因此,逸出气氡作为新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张炜史勇张平
- 关键词:地下水氡地震前兆水文地球化学
- 地下水多点多参量地震综合预报及其物理基础
- 多年的地震监测预报实践表明,在地下水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地震异常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一性,地下水震前异常形态的多样性,即使是在地震前发现了部分异常,但由于异常发展图象的复杂性,都给地震预报带来很大...
- 张炜
- 关键词:地震综合预报前兆异常地下水地下水异常多参量物理基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