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莲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7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孕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7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腔镜组),并与同期接受开腹手术16例(剖腹组)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行卵巢囊肿剥除术28例,附件切除术9例,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剖腹组(P<0.05)。两组先兆流产率分别为33.5%和40.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
- 曹培勇鲁娟周丽张琴张宗莲
- 关键词:妊娠腹腔镜手术卵巢肿瘤
- 高危型HPV感染基因型分布及其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女性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基因型分布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妇女612例取宫颈脱落细胞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并对HPV阳性者行感染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612例中HPV阳性128例,其中高危型HPV 108例(17.65%),低危型HPV 20例(3.27%)。基因分型:高危型HPV基因型检出7种,低危型HPV基因型检出5种。高危型HPV阳性基因型中存在单纯感染、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其中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占44.44%。HPV感染高危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45岁年龄段、有饮酒史、经济状况〈1000元/月、性伴侣〉1人、性生活频率〉4次/月、宫颈糜烂、宫颈炎症、绝经者的HPV感染率显著增加(P〈0.01)。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伴侣〉1人、性生活频率〉4次/月、宫颈糜烂、宫颈炎症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检测HPV基因型别,可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张宗莲郭云赵维新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技术宫颈肿瘤
- CO2激光配合干扰素和中药煎剂熏洗治疗女性尖锐湿疣4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CO2激光配合干扰素和中药煎剂熏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女性尖锐湿疣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CO2激光配合干扰素和中药煎剂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CO2激光配合干扰素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CO2激光除去疣体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8.53d±1.75d;对照组为13.77d±4.62d,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7.8%,复发率2.2%;对照组治愈率为84.4%,复发率15.6%,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配合干扰素和中药煎剂熏洗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创面愈合快、简单、有效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 李茂云张宗莲等
- 关键词:尖锐湿疣干扰素中药煎剂二氧化碳激光熏洗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联合α-干扰素栓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CINⅠ~Ⅲ级的83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在LEEP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即开始阴道后穹隆放置“一干扰素栓,隔131次,1次1枚,连用3个月,经期停用。对照组40例单纯行LEEP。两组分别于治疗前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治疗后3、6、9、12个月行TCT及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且术后6、12个月时加行HPV检测。结果两纽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TCT、阴道镜下活检、HPV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①TCT:研究组术后3、6、9、12个月TCT正常率高于对照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术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讨学意义(P〈0.05);②阴道镜下活检:两组术后3、6、9、12个月CIN均为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PV检测:研究组术后6、12个月HPV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伍用oL一干扰素栓治疗CIN有协同作用,CIN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提高。
- 曹培勇张宗莲周丽鲁娟张琴毛惠杰杨娜
- 关键词:电外科手术干扰素Α细胞学技术乳头状瘤病毒
- 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感染的关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以及药敏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312例,随机选取同期122例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衣原体快速检测.结果 312例胎膜早破孕妇中,Uu和Ct的阳性率为69.87%(218/312),其中,Uu的总感染率为63.78%(199/312),Ct的总感染率为13.78% (43/3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单一Ct感染率以及Uu+Ct的混合感染率升高(P<0.05);而单一Uu的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在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中,感染Uu和Ct的患者发生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敏感性最强的依次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3.71%、93.14%以及73.71%.耐药率最强的依次为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4.29%、31.43%.结论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病因之一,应该早期、及时发现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系统规范治疗,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 张宗莲
- 关键词:胎膜早破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