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三维重建
  • 3篇后处理
  • 3篇后处理技术
  • 2篇动脉
  • 2篇多排CT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手术
  • 2篇颅面
  • 1篇碘造影剂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三维重建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栓
  • 1篇血压
  • 1篇血压降

机构

  • 9篇西安医学院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汉中市第二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9篇张双红
  • 5篇赵继元
  • 5篇张少强
  • 5篇白艳霞
  • 4篇姚小宝
  • 4篇陈阳静
  • 3篇激扬
  • 3篇李随勤
  • 3篇王林古
  • 3篇权芳
  • 3篇李晓媛
  • 2篇许映龙
  • 2篇邵渊
  • 2篇马瑞霞
  • 2篇李颖
  • 1篇李涤尘
  • 1篇于春英
  • 1篇韩月东
  • 1篇齐欣
  • 1篇杜学辉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7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排CT扫描三维重建及后处理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规范化
目的探讨多排 CT 三维重建及其它后处理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提高疾病确诊率,并应用其直观、立体、可任意旋转等特点,进行手术设计及术前模拟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必...
赵继元李随勤陶剑光张双红张少强王林古白艳霞权芳陈阳静邵渊张芳君姚小宝许应龙李晓媛马瑞霞田德州绕进章
关键词: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文献传递
CT三维重建及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
耳鼻咽喉及颅颌面部的三维结构复杂,且许多结构是在组织的深部,无法直接见及或触到,对于其解剖结构形态的定性描述、定量测量都相当困难。传统采用的检查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面部模型 X 线头颅定位片、二维横断 CT 扫描、激光照...
赵继元许映龙张少强白艳霞陈阳静姚小宝陶剑光张双红郑渼李涤尘
关键词: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三维容积重建
文献传递
颅面创伤诊断中MSCT三维重建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3D)在颅面部创伤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对手术治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 GE 公司 light speed 16螺旋 CT 对临床臆诊有骨折的107例颅面部外伤患者进行非增强连续容积 CT 薄层...
赵继元陶剑光张双红白艳霞张少强李晓媛许映龙姚小宝田德州商孝涛李秀英
关键词: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特点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特点。方法:29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均行MSCTA胸腹联合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血管内窥镜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腔、假腔及内膜片。结论:MSCTA快速、准确、简便、无创,对主动脉夹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颖张双红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疾病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16 16层螺旋CT机对12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共分析12例病人738支肺动脉,其中193支肺动脉分支显示栓塞,占26.2%。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30支,偏心型充盈缺损102支,附壁血栓16支,完全闭塞15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3例,胸腔积液4例,肺动脉高压2例。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李颖张双红激扬
关键词:16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造影
造影剂肾毒性1例
2008年
边当绒激扬张双红齐欣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糖尿病史含碘造影剂过敏反应血压降低腹部膨隆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BD的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急性型2例,CT表现为苍白球密度降低,MR表现为胼胝体呈长T1、较长T2信号改变,DWI弥散受限;亚急性2例,胼胝体中层呈夹层状表现,MR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1例增强后有边缘性轻度强化。4例均有双侧对称性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变性表现,局部有坏死。结论根据胼胝体及其伴随的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和苍白球等部位的变性、坏死等影像表现,MBD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激扬于春英王桂军倪杰杜学辉张双红韩月东
关键词:原发性胼胝体变性脱髓鞘坏死
多排CT扫描体表轮廓三维重建到骨三维重建渐变技术在颅面手术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精确定位手术切口,以减少患者头面部瘢痕形成,实现微创整复的目的。方法对37例患者采用多排 CT 扫描后,在自带工作站上应用其后处理技术,对本组患者进行梯度 Hu 值重建,首先行面部表面轮...
赵继元李随勤陶剑光张双红张少强王林古白艳霞权芳陈阳静邵渊张芳君姚小宝许应龙李晓媛马瑞霞田德州绕进章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CTA血管三维重建对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及手术风险评估的意义
目的通过 CTA 三维重建技术,寻找到一种能够很好显示肿瘤与血管的相关性,提前能够预估手术是否能够完成、肿瘤是否能够完整切除,颅底重要血管是否受累,血管管腔是否通畅,有无管内附壁血栓等,以提前评估手术的成功可能和风险性。...
赵继元陶剑光张双红李随勤张少强白艳霞王林古权芳陈阳静许映龙焦敏张宏
关键词:三维重建技术附壁血栓CTA手术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