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海航

作品数:79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理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值模拟
  • 9篇微流控
  • 8篇微尺度
  • 6篇教学
  • 5篇声子
  • 5篇数值模拟研究
  • 5篇微流动
  • 5篇流体力学
  • 5篇傅里叶
  • 4篇液滴
  • 4篇微管道
  • 4篇微流控芯片
  • 4篇微马达
  • 4篇格子BOLT...
  • 3篇气泡
  • 3篇微球
  • 3篇颗粒物
  • 3篇扩散
  • 3篇PM10

机构

  • 6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9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陕西境洁环保...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国中元国际...
  • 1篇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72篇崔海航
  • 30篇张鸿雁
  • 11篇李战华
  • 9篇陈力
  • 8篇郑旭
  • 6篇刘顺东
  • 5篇黄明华
  • 4篇谭晓君
  • 4篇刘宗源
  • 4篇沈萍
  • 3篇许琳
  • 3篇武美玲
  • 3篇常志英
  • 3篇张静
  • 3篇胡静
  • 3篇苟丹
  • 2篇杨成建
  • 2篇刘雅琳
  • 2篇李安桂
  • 2篇尹海国

传媒

  • 6篇物理学报
  • 4篇应用力学学报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力学季刊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气泡微马达对单颗粒/细胞质量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泡微马达对单颗粒/细胞质量的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微气泡溃灭引入瞬时的惯性作用,基于细胞在惯性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反演其质量/密度。利用高速显微成像和手柄操控可以实时控制气泡微马达运动,可迅速完成待测微小颗...
王雷磊崔海航郑旭陈力盛敏佳黄明华
基于污染物临界粘附力的超滤动态过程的CFD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膜污染的动态变化问题,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建立了中空纤维膜的二维轴对称模型,综合考虑了污染物间粘附力及水流剪切力的影响,提出有效剪切应力的概念,在模型中耦合了变形几何、自由多孔介质流动及稀物质传递3种物理场,将污染物法向积累、切向有效剪切与污染物界面处的网格速度相关联,建立了膜面污染物截留的动态模型.依据死端过滤与错流过滤的实验数据,确定出模型的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进给方式(连续流与脉冲流)对膜面污染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水流剪切力足以克服污染物的临界粘附力时,可对膜面污染物起冲刷作用;与连续流相比,脉冲流具有更高的有效剪切速率,在对膜面污染物的冲刷作用方面更具优势.
崔海航刘珺芳
关键词:超滤计算流体力学膜污染
新型排风罩性能测定实验装置研制及教学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工业通风"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及教学改革的需要,从整体结构设计入手到局部协同优化,经多方面技术改进与创新,自主研制了新型排风罩性能测定实验装置。一方面本装置可服务多个实验项目,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及实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本装置提供了多工况运行、模块化设计、自主化配置的实验平台条件,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从硬件基础上有效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胡静李安桂崔海航陈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一种具有降低旋转功能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低旋转功能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包括光学部、中央孔、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侧边的四个带有镂空的支撑襻,支撑襻为闭环结构并且其外边缘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波动,光学部上具有尺寸为390μm的通孔。本实用新...
尹海国高乐蒋慧莉崔海航陈力吴利安马波孙维东唐莉马孟媛
基于微柱阵列的w/o液滴二维操控数值模拟研究
<正>与大部分基于准一维封闭微管道的液滴操纵不同,提出了利用二维的内嵌微柱整列进行液滴操控的方法,在先期实验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对液滴的导向、分割与混合。考虑到实验条件的局限性,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涉及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崔海航许琳张鸿雁
关键词:W/O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传递
微尺度毛细波作用下气液界面微颗粒运动研究
介绍/亮点Introduction/Highlight气液界面能够为颗粒存在提供平衡的垂向力学条件,便于对颗粒进行二维操控。相较于其他形式力场,颗粒在气液界面处所受的表面张F与L成正比,随着尺度的减小,将居于主导地位。若...
崔海航喻泽雄陈力王雷磊刘哲
关键词:微颗粒
基于Web实时CFD技术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虚拟仿真教学是现实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而多数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的流动过程及实验数据均源自“人为制造”,虚拟仿真体现为预先准备的实验的结果展示,没有体现出真实流动现象的随机性和实验过程的偶然性。本文基于Web实时(real-time)CFD数值计算技术,探索适用于流体力学类课程的体现物理真实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法,设计了两类流体力学实验,在小范围学生中进行了测试,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陈力魏晓玢史晨晨边明源侯昱杉路雅欣王若溪崔海航陈登峰胡静
关键词: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CFD技术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自驱动Janus颗粒扩散泳力
2017年
Janus颗粒的自驱动力研究对于纳微米尺度驱动力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Pt-SiO_2型Janus颗粒,基于格子Boltzmann模型及动量交换法提出了计算其扩散泳力的方法,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修正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并通过分析证明了此类Janus颗粒的扩散泳力与速度场无关,进一步模拟比较了不同形状颗粒的自驱运动.分析发现,对于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Janus颗粒,扩散泳力主要由轴线投影面积决定,此外反应面积也会对扩散泳力产生影响.
周光雨陈力张鸿雁崔海航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
一种液体微流量自动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微流量自动测定装置。它包括一由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接收管做成的光电组件、辅助电路和电源组成的光电检测器,光电组件设置在与数显直尺滑框相连的固定板上,该固定板与数显直尺滑框相连的边与数显直尺滑框成直角固定...
李战华刘宗源崔海航刘彬
文献传递
W/O液滴绕流微柱阵列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 4.1层流两相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连续相流速一定的情况下大接触角(?=160°)的油包水(W/O)液滴绕流微柱阵列的二维运动。通过相场方法考虑表面张力的影响,实现对油-水界面的追踪,获得了W/O液滴的运动状态,重点考查了液滴尺寸对运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初始尺寸不同的液滴变形后,长度上存在差异,但厚度基本一致,尺寸介于100?m^150?m液滴的运动速度与液滴尺寸无关。进一步研究了利用尖楔对液滴进行分割的过程,发现液滴脱离末端微柱时,其垂向位置高度与液滴尺寸密切相关,呈先线性增加后趋于定值的特点,利用这一预定位功能及尖楔结构可以获得尺寸可控的均匀子液滴。数值方法与已有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且可以很好地表现W/O液滴与微柱的相互作用,揭示液滴的流动细节和运动规律,为设计更为复杂的液滴微流控芯片提供了支撑。
崔海航冯换春许琳张鸿雁
关键词:液滴微流控数值模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