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晖

作品数:5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文学
  • 19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传记
  • 11篇邹韬奋
  • 11篇韬奋
  • 7篇媒体
  • 6篇自传
  • 5篇《经历》
  • 4篇作家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3篇媒体融合
  • 3篇出版
  • 3篇传记式批评
  • 2篇新媒体
  • 2篇新闻
  • 2篇学术
  • 2篇艺术
  • 2篇营销
  • 2篇政府
  • 2篇社会
  • 2篇诗情

机构

  • 28篇复旦大学
  • 28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安徽省社会科...
  • 1篇常州工学院

作者

  • 46篇孟晖
  • 2篇王飞
  • 1篇朱文华
  • 1篇杨曙
  • 1篇黄瑚

传媒

  • 6篇重庆广播电视...
  • 3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晋阳学刊
  • 2篇理论界
  • 2篇中国出版
  • 2篇运城学院学报
  • 2篇濮阳职业技术...
  • 2篇传媒评论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新闻世界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当代传播
  • 1篇编辑之友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编辑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场域”视域下邹韬奋的社会交往活动研究
2024年
对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时,发掘分析其社会交往活动,对理解其思想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场域”、社会资本等视角,重点考察了邹韬奋的社会交往活动,即邹韬奋与胡适、鲁迅等著名文化人的交往,邹韬奋与救国会“七君子”中其他人物在特殊场域中的交往,邹韬奋与胡愈之等进步知识分子的交往,邹韬奋与一般读者的交往等,旨在于历史语境和社会网络中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邹韬奋的人格思想发展脉络及其文化成就。
孟晖
关键词:邹韬奋社会交往
梁启超学术文化研究视野浅探——以《清代学术概论》为例
2012年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等著作中,不仅揭示了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时代思潮","以复古为解放"等学说,还自觉运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针对具体的学科、学派、学者的特点作出了详细的评价,阐释了学术文化史发展与政治、社会等的关系。他注重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发掘规律,展示出了广阔的学术文化研究视野。
孟晖
关键词:学术研究
香港《明报》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事件,内地、香港及台湾的新闻媒体对此均高度关注。本文采用框架分析方法,并结合批判性话语分析,对香港《明报》这一阶段的报道进行研究,发现市场化的《明报》在报道台湾"大选"时注重客观性和均衡性,全面反映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进程;尽管其用各种框架选择和建构的方式来模糊倾向性,《明报》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立场还是从其新闻框架中隐现出来。
孟晖黄瑚
关键词:《明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邹韬奋的自传作品体系及其版本问题
2011年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抗战以来》、《患难余生记》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些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代表性作品,并且充满了文学色彩。这三部作品以及其他相关性质的文章,构成了一个自传体系,完整而真实地反映了邹韬奋的成长历程。同时,关于作品版本问题的探讨也为传记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
孟晖
关键词:邹韬奋
於梨华新作《彼岸》的艺术特色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於梨华女士的长篇小说新作《彼岸》,讲述了老少三代女性的成长历程、特别是她们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和心灵的挣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文章从小说高超的叙事手法、对现代技巧和中国传统意境的融合、以及"归于彼岸"的宁静与超脱等方面,分析了《彼岸》的艺术特点以及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孟晖
关键词:於梨华《彼岸》艺术特色
邹韬奋全面抗战时期的新闻出版思想及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全面抗战时期,我国著名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事进步新闻出版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他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影响,强调新闻出版以正确舆论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重要作用;基于民众立场的新闻出版工作应将服务精神与战斗性相结合;倡导民主和新闻出版自由,坚决反对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文章对之进行梳理研究,对探讨邹韬奋的思想发展轨迹、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当今新闻出版工作的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孟晖
关键词:邹韬奋抗战新闻出版
从“猴子砸死董事长”看新闻伦理失范
2016年
上个月,一则上海冠生园原董事长翁某在河南云台山景区内被猴子蹬掉的石头砸中脑部,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这原本是一起平常的意外事故,却被一些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不断加以渲染,一时成为网络热点。但随即有媒体报道指出,河南当地警方、风景区管理局和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从现有证据来看,无法确定落石和猴子行踪有直接关系。对于网传的相关内容,当地多个部门均表示:“在警方最终对该事件定性之前,相关报道不够客观。
孟晖
关键词:原董事长伦理失范猴子传统媒体媒体报道
让谣言止于智者被引量:2
2016年
2016年春节前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被一条"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的帖文刷屏,跟进转载的甚至包括主流媒体。一起疑点重重的"新闻事件",不可遏制地演绎成了一场关于城乡差距、教养、婚姻等等的广泛的讨论。然而,这一"事件"最终被证伪。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反转"给媒体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尽管其中的一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例证,但谎言终究是谎言,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困扰。
孟晖
关键词:社交媒体证伪朋友圈
试论新月派诗歌“诗情”的人文内涵
2010年
作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诗歌呈现出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独具特色的"诗情":诗人追求文学艺术自身的"纯正"或"尊严",强调文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主张诗是抒情的、美的艺术,不赞成感情的直接流露;作品显示出舒缓、从容的格调,实质上表现了对于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自信。新月派的"诗情"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值得深思的。
孟晖
关键词:新月派诗情人文内涵
传统瓦解、心神涣散与人性异化交融下的《游戏时间》
2022年
《游戏时间》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塔提的代表作。对情境主义国际学派而言,其主要目标在于强调建筑对居住人的影响,注重环境和人的心理状态的互动,电影中所展现的是巴黎原先的城市环境已经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建筑空间,电影中的玻璃混凝土建筑是单一化的。传统瓦解,城市单一化随之带来的是人的心神涣散,塔提在使用长镜头之时,观众需要整理出思绪以此去参与到电影中。在心神涣散之后,也带来了人性异化。
杨曙孟晖
关键词:人性异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