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用翻身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骨科用翻身装置,涉及医院护理设备领域,包括翻身床体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调节组件包括活动组以及推动组,推动组设于翻身床体的底部,活动组设于翻身床体的一侧,通过伸缩件的伸长,将伸缩件上方的连接板向...
- 孙洁孙炜霁侍慧伏徐徐
- 一例骶骨肿瘤术后大小便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 孙洁
- 视网膜类器官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视力受损与失明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于感光细胞大量丧失的疾病晚期阶段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大量研究提供了感光细胞的移植替代治疗的新思路,而视网膜3D培养技术产生的视网膜类器官能够在体外产生移植所需的感光细胞及组织,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移植替代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综述视网膜3D培养技术以及感光细胞移植的发展,着重阐述视网膜类器官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移植替代治疗中的现有运用策略以及局限性,以期为视网膜3D培养技术在感光细胞替代治疗中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 奚惠雨茅希颖孙洁袁松涛刘庆淮
- 关键词:感光细胞
- 原发于眼眶的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一例病例报告
- 目的 探讨原发于眼眶的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1 例。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结果 患者,男,21 岁,发现左眼眶痛半年。无头痛、视力下降,无明显复视。既往史无特殊。
- 邵庆孙洁龚琦刘虎
- 关键词:肿瘤手术
- 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专项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专项疼痛管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护理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患者肿瘤位置给予专项疼痛管理。多点监测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主动进食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的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各监测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多点监测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低于对照组(44.90%)(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87.76%)优于对照组(69.39%)(P<0.05)。结论依据原发性肝癌的位置给予疼痛管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孙洁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病灶位置疼痛程度
- 一种流体单向控制结构、定向射流生成结构及引流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体单向控制结构、定向射流生成结构及引流袋,涉及医护耗材领域。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单向控制结构,其包括:径流甬道;以及,一对或多对对称设置的瓣膜片,瓣膜片的一端为固定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至径流甬道的内壁,另...
- 鲍婉茹王雪梅孙洁王学芹
-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皮下血肿早期观察和应急处理被引量:4
- 2015年
- 总结分析了颈椎术并发伤口血肿的原因及早期观察和应急处理经验。护理重点是颈椎术后伤口血肿的早期观察、伤口引流护理、保持颈部稳定性。认为术后48 h,尤其是术后24 h内应加强护理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指脉氧,分时监测皮下皱褶厚度、颈部周径之差值、伤口引流量的动态变化;重视患者主诉,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立即启动颈椎术后伤口血肿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 张子凤彭玉慧吴薇薇孙洁张雪连钱旭蒋晶李劼
- 关键词:颈椎颈部血肿
- CD24分子通过自噬途径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长春新碱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 目的 探究CD24 分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长春新碱耐药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其调控化疗耐药的分子机理,为寻找有效的临床靶标及逆转RB 耐药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路。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q-PCR...
- 孙洁陈云刘庆淮邵庆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CD24长春新碱耐药自噬
- 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肿瘤位置与疼痛护理
- 孙洁鲍婉茹
- 探析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
- 2017年
- 探讨分析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生活质量量表(QOL)比较半年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性评价。结果:研究组半年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半年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与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 孙洁
- 关键词:脑梗死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