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世惠

作品数:57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病毒
  • 14篇小鼠
  • 13篇细胞
  • 12篇免疫
  • 12篇基因
  • 10篇抗体
  • 9篇冠状
  • 9篇冠状病毒
  • 8篇转基因
  • 8篇综合征
  • 8篇呼吸综合征
  • 7篇鼠模型
  • 7篇小鼠模型
  • 6篇蛋白
  • 6篇疫苗
  • 6篇转基因小鼠
  • 6篇流感
  • 6篇克隆
  • 5篇抗原
  • 4篇动物模型

机构

  • 53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病原微生物生...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57篇孙世惠
  • 48篇周育森
  • 31篇郭彦
  • 31篇赵光宇
  • 30篇于虹
  • 21篇寇志华
  • 18篇李军锋
  • 7篇吴小红
  • 7篇周小军
  • 6篇邱洪杰
  • 6篇杨裔
  • 6篇陈万荣
  • 6篇刘晨风
  • 4篇肖文珺
  • 4篇邓继先
  • 4篇潘婷
  • 4篇郭晶晶
  • 3篇郭燕菊
  • 3篇代晓朋
  • 3篇林艳丽

传媒

  • 11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灾害医学与救...
  • 1篇第三次全国免...
  • 1篇第五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控肝脏特异性表达HC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2015年
目的:构建一种可调控肝细胞特异性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全基因的小动物模型。方法:将9.6 kb的HCV全长基因JFH1插入Tet-on系统效应表达载体p TRE2中,并在HCV全基因3'端插入丁型肝炎病毒(HDV)核酶序列,从而构建转基因载体p TRE2-JFH1(HCV);将该转基因载体线性化后显微注射获得整合有HCV全基因的TRE2-HCV首建鼠;将该阳性鼠与本室保存的Alb-rt TA转基因小鼠杂交,获得肝细胞白蛋白启动子调控HCV全基因表达的Tet-on-Alb-HCV双转基因小鼠;在强力霉素(Dox)诱导后通过PCR、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鉴定转基因小鼠HCV基因整合及HCV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HCV滴度;用HCV反义小分子药物anti-mi R122评价该模型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获得了整合rt TA基因和HCV全长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Dox诱导下,该转基因小鼠可在肝组织长期特异性表达HCV全长基因,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HCV的RNA;分子药物anti-mi R122可降低血清中的HCV滴度。结论:构建了可调控肝组织特异性表达HCV全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可应用于HCV药物筛选和评价研究。
高同同刘晨风姜玉庭王友亮吴小红曾扬赵亚光郭彦于虹赵光宇高基民孙世惠周育森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药物评价
补体在百草枯急性中毒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补体在百草枯(PQ)急性中毒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0 mg/kg PQ染毒小鼠,染毒后0 h、4 h、12 h、24 h、48 h检测血清C3c水平、肺组织C3、C5a和C1q沉积和分布;选用PQ染毒剂10 mg/kg、20 mg/kg分别在染毒前48 h、36 h、24 h腹腔内注射眼镜蛇毒因子(CVF)2.5μg/200μl,染毒后48 h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与未注射CVF以相同剂量染毒小鼠比较BALF总蛋白浓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组织病理以及存活率差异。结果:20 mg/kg PQ染毒小鼠血清C3c水平在染毒后12 h升高,24 h达到高峰,持续至48 h;免疫组化显示染毒后4 h C3在肺组织沉积,12 h开始C3沉积减少;C5a、C1q自染毒后4 h开始在肺组织沉积,且随病程延长,着色逐渐加重;CVF阻断补体后染毒小鼠肺组织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且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结论:在小鼠PQ中毒急性肺损伤早期,补体即被激活,并发挥重要作用,采用CVF进行补体抑制或阻断,可以有效减轻组织病理损伤。
安莹波王汉斌吴小红熊锡山孙世惠周育森
关键词:百草枯急性肺损伤补体眼镜蛇毒因子
提高转基因表达水平的策略被引量:6
2005年
随着转基因相关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表达仍然难以预测,特别是大动物的转基因,由于制备效率低下,因而难以筛选出足够的高表达的阳性动物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对提高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表达水平提供了一些新手段,本文就避免转基因的位置效应、控制外源基因在动物宿主基因组中的整合、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效率、构建转基因载体和使用外源基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孙世惠林艳丽邓继先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基因表达同源重组
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介导HBV急性感染树鼩模型建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利用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介导1.3拷贝HBV基因组(1.3HBV,ayw亚型)在树鼩肝脏表达,建立HBV急性感染树鼩模型。方法通过大腿内侧静脉注射将携带有1.3 HBV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8,rAAV8-1.3HBV)导入树鼩肝脏,通过ELISA检测树鼩血清中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荧光定量PCR检测树鼩肝脏和血清中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水平,并观察感染后肝脏的病变情况。结果 HBV感染主要血清标志物1~2周内均检测阳性;30 d后肝组织仍可检测到病毒抗原阳性细胞;55 d时肝组织HBV DNA拷贝数仍可达到104~105;树鼩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持续一个月高于正常组;肝组织炎细胞略增多,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结论 rAAV8所携带的HBV基因组高效专一导入树鼩肝细胞并复制表达,成功建立HBV急性感染树鼩模型,为进一步探索rAAV8树鼩慢性感染模型打下一定的基础。
曾扬吴小红胡靓雅刘晨风于虹郭彦周勇孙世惠周育森
关键词:树鼩乙型肝炎病毒
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
2017年
目的以CD80、CD86抗体作为激动剂、脾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8周龄雌性HLA-A11DR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7组各6只,分别在8、11、14周龄时,A^F组臀部皮下接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多肽,G组接种等体积无热源PBS;A^E组在24周龄和F、G组在17周龄时脱颈处死,取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A、B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0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C、D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6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E、F、G组仅滴加10μg/m L GPC3多肽。孵育18 h后,采用酶联斑点分析仪检测干扰素γ(IFN-γ),以此判断T细胞效应功能。结果 A^G组脾细胞IFN-γ阳性斑点数分别为(80.61±48.91)、(207.67±60.41)、(1.67±0.97)、(1.33±0.49)、(2.33±1.53)、(38.17±5.18)、(2.33±1.53)个。其中,F组高于E、G组(P均<0.01),E、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B组>C、D、E组(P均<0.01),C、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IFN-γ阳性斑点数随着CD80抗体浓度升高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60 5,P<0.01)。结论 CD80抗体能够刺激耗竭性T细胞恢复产生细胞因子,且呈剂量依赖的动力效应;而CD86抗体未能检测到该功能。
孙斌杨晓珍郭向华周育森周育森孙世惠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多肽疫苗干扰素Γ
一种腺病毒载体及其在制备HCV细胞和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腺病毒载体及其在制备HCV细胞和小鼠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核苷酸插入腺病毒载体HDAd中得到的载体。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HCV 2a型全长基因...
周育森周小军孙世惠赵光宇郭彦
文献传递
具备中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4年
目的制备并鉴定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MERS-CoV感染与免疫保护机制研究,以及发展诊断与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方法 MERS-CoV S蛋白受体结合区与人IgG Fc片段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ELISA筛选出阳性克隆,随后通过多次亚克隆筛选出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及亚类鉴定;通过MERS-CoV假病毒及活病毒中和试验筛选出中和单抗。结果获得了10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原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腹水单抗亚类均为IgG1;其中7株单抗抗体ELISA效价达到10 000以上,并有1株单抗对MERS-CoV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结论本研究获得了1株对MERSCoV具有良好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于虹邱洪杰潘婷李琳唐健郭彦孙世惠寇志华赵光宇周育森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
新发病毒(SARS和H5N1病毒)新型表位性疫苗研究
新发病毒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防治该类疾病的有力措施是发展预防该类病毒感染的疫苗。SARS和H5N1病毒是两种烈性的新发病毒,已经或正在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SARS和高致病禽流感病毒都是以急性感染为主的传染...
周育森赵光宇孙世惠王弋嘉陈万荣
关键词:SARSH5N1病毒结构蛋白传染病防治
文献传递
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打靶研究
2007年
为获得整合有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从猪基因组文库中杂交筛选得到猪血清白蛋白(PSA)基因全序列35kb并克隆了人血清白蛋白cDNA序列,扩增猪血清白蛋白基因5′调控序列7.2kb片段及第一内含子至第四内含子2.8kb的片段;构建了含有neo及tk正负筛选标记基因的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打靶载体,并验证了neo基因的有效性。将线性化的打靶载体通过电击转染的方法整合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利用G418及GANC进行细胞克隆的抗药性筛选,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抗药性细胞克隆,最终获得3个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克隆。这为下一步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制备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转基因猪奠定了基础。
孙世惠周艳荣陈红星林艳丽黄培堂邓继先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打靶
可调控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建立基于Tet-on系统的可调控真核细胞表达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uPA)的诱导表达系统。方法:提取C57小鼠肾组织总RNA,RT-PCR扩增uPAcDNA序列;提取基因组DNA,扩增uPA编码区后最后一个外显子序列,构建pTRE2-uPAcDNA-700载体,将其与pTet-on瞬时共转染Huh7细胞系,24h后用强力霉素诱导表达,诱导后36h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诱导组),提取细胞总RNA并进行细胞uPA转录水平的检测;采用溶圈法对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中uPA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同时以转染但未诱导Hun7(未诱导组)和正常培养Huh7(正常对照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结果:与未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诱导组在转录水平上扩增出目的条带;溶圈法证实转染的细胞不仅表达uPA,而且表达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了可调控的uPA真核诱导表达系统,为进一步制备可调控肝细胞表达uPA转基因小鼠及进一步揭示uPA肝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
孙世惠郭燕菊李军锋周小军于虹童贻刚周育森
关键词:真核表达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