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永侠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心病
  • 2篇术后
  • 2篇冠心病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端头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支持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分类
  • 1篇药液

机构

  • 8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长春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姜永侠
  • 1篇石艳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整体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能有效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精神负担,同时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和信任度。结果 66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通过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能够减少部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姜永侠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
心理支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的教学体会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的教学体会。方法选取该院实习生1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冠心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在采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建立心理评估和改进沟通等心理支持的护理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支持4周后自我效能评估分数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生开展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教学,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建立心理评估和改进沟通等心理支持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巩固和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可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有利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姜永侠
关键词:心理支持老年冠心病自我效能教学体会
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效果,为冠心病临床护理管理制定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12月来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6月来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和患者总满意度,进而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有效48例(42.03%),总有效率77.54%;实验组有效67例(48.55%),总有效率86.2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数据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1.88%,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1.30%,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姜永侠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管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制定更合适的护理策略。方法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对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及详细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尤其在24h内严密监护血压及心率变化,对并发症和复发做好预防控制工作,耐心进行健康指导。在实践中总结护理经验,优化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效果和出院随访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都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5±4.2)h;术后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发生局部渗血,1例发生血肿,1例出现心脏压塞;2例患拔管时表现出胸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症状,但未休克,1例出现排尿困难。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并发症状消退,无不良后遗症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细致的病情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波动,维持恢复期稳定。
姜永侠
关键词:冠状动脉植入术后护理
一种液体余量测量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余量测量卡,包括固定部和测量部,所述固定部和测量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定位板和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于所述定位板的后端;所述测量部包括定位架和测量板,所述测量板与所述定位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位...
姜永侠
一种护理用药物分类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药物分类存放装置,包括第一分类体、第二分类体、第三分类体,所述第一分类体、第二分类体、第三分类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分类体、第二分类体、第三分类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分类体、第二分类体、...
姜永侠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效果和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2年
分析总结预见性护理的作用,分析该护理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价值。方法:3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收治时间范围在2020.5-2021.5,分组使用方法为随机分组法,开展常规护理于对照组(150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150例)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可使其机体状况得以改善,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姜永侠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125例患者效果显著67例,效果良好5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20%。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采取适宜的护理手段,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生存的质量。
姜永侠石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