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华
- 作品数:40 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Zm00001d042906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研究通过利用穗长较短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e1...
- 毕亚琪番兴明蒋辅燕姚文华郭瑞佳
- 优质超甜玉米云甜玉8号的选育
- 2022年
- 本文对超甜玉米云甜玉8号的亲本来源及特征、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鲜食超甜玉米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 王晶黄云霄毕亚琪郭瑞佳张培高陈洪梅姚文华
- 关键词:超甜玉米生产技术
- 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配合力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超甜玉米自交系可溶性糖含量这一关键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遗传参数,为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Ⅱ双列杂交方法配制组合,用GB蒽酮法测定各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利用DPS软件和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5个亲本自交系可溶性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变幅为-2.8943~2.7581,特殊配合力变幅为-4.9540~0.893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自交系T2、T5可溶性糖含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供试材料可溶性糖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6.68%,狭义遗传力为35.18%,都相对较高。【结论】超甜玉米可溶性糖性状的遗传受非加性基因和加性基因控制;自交系T2、T5配置出可溶性含糖量较高的超甜玉米组合的概率较大;超甜玉米可溶性含糖量能够稳定遗传给子代。
- 姚文华张帮洪尹兴福张培高黄云霄
- 关键词: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配合力
- 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研究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杂种优势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23个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和3个测验种配制69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评价群体的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再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自交系L1、L5、L6、L7、L8、L11、L16、L20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10个强优势杂交组合T3×L20、T1×L8、T3×L21、T2×L20、T3×L1、T3×L11、T3×L5、T2×L6、T3×L12、T1×L4的SCA分别是13.69、28.14、24.08、9.02、9.97、6.09、9.02、17.75、14.40、16.94,除了T3×L11(6.09)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温热玉米种质改良系L8、L11、L16、L20在育种中利用潜力较大,尤其是L11和L20是不可多得的温热玉米改良系。本研究将供试改良系划分为3大类群:L3、L5、L6、L11、L17、L19、L20、L21、L23与掖107划分为Reid群;L1、L2、L12、L13、L16、L18、L22和YML1671划分为非Reid群;L4、L7、L8、L9、L10、L14、L15和YML146划分为Suwan1群。
- 姚文华黄云霄蒋辅燕陈秀华汪燕芬罗黎明张培高尹兴福何羊涛
-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群温带种质热带种质
-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以5个分别来自Suwan、Reid和非Reid三个杂种优势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共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宣威市、嵩明县2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定,分析研究新选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YML12、YML11、YML20、YML05、YML07为综合性状配合力比较优良的自交系,较易组配出优良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杂交组合YML05×T1、YML12×T1、YML07×T1具有较高的产量对照优势,可进一步研究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单倍体诱导育种选系时先自交1~2代再诱导,可淘汰一些不利基因,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优良DH系,但不同育种材料间差异较大。
- 汪燕芬蒋辅燕罗黎明和永昌高连彰姚文华罗开勇张培高王晶郭瑞佳于兴李陈洪梅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育种潜力
-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简要概述了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情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使用较为广泛。基因工程发展迅速,逐渐被应用于玉米抗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并且成效显著;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一批抗除草剂、抗病、抗虫、耐...
- 姚文华陈洪梅谭静徐春霞番兴明
- 关键词:玉米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分子标记
- 文献传递
- 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
- 番兴明刘丽李自卫巫永睿陈洪梅林丽萍蔡世昆王凌云周阿文陈怀军李勇成李正良张培高倪留双樊应虎徐春霞卢天王毕亚琪姚文华罗黎明沈阳郑爱清尹兴福汪燕芬黄云霄
- 该项目针对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玉米育种和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是决定玉米品质改良和抗性增强的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在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育种材料品种选育
- 抗灰斑病优质蛋白玉米云瑞1号的选育
- 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杨峻芸徐春霞罗黎明胡强张培高黄必华李学智张述宽陈泽辉汪燕芬姚文华陈威郭琼华田俊明
- 本项目在对大量热带与温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将来自Suwan1群体的自交系YML32和国内温带玉米自交系478转育成优质蛋白玉米同型系,根据“温带种质×Suwan1”杂...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选育
- 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著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 罗黎明蒋辅燕高连彰和永昌汪燕芬吴海兰毕亚琪尹兴福何永健包改丽姚文华徐春霞王晶陈洪梅
- 关键词:玉米性状配合力
- 一种构建QTL定位的新群体-连锁F<Sub>2</Sub>群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建QTL定位的新群体?连锁F<Sub>2</Sub>群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三个来源不同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自交系,利用3个自交系相互杂交后得到3个杂交种,再将3个杂交种采用单粒遗传法自交7代以上至群内各...
- 姚文华番兴明黄云霄毕亚琪罗黎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