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国
- 作品数:52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8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直肌旁入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Matta评分以及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Matt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时的血清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相当,但腹直肌旁入路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有所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下降,且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 林世水李建华何林盛张忠祥胡旭周仕国
- 关键词: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并发症
- 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重建,股骨端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胫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选择自体半腱肌、半膜肌肌腱作为移植物,于对抗下拉紧固定。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一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移植肌腱断裂、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Lysholm评分为(54.0±6.1)分,术后为(87.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P<0.01)。本组中优18例,良3例。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具有操作简单、移植物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 周仕国徐杰刘春华
- 关键词:关节镜自体肌腱交叉韧带重建
- 全镜下修复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全镜下修复在肩袖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62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31例。微创组采用全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肩袖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常规组的12.9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UCLA评分、ASES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微创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镜下修复治疗肩袖损伤安全性高,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且能提高远期疗效。
- 陈昱詹儒东邱美光李建华刘国铭胡旭周仕国
-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外展功能疼痛程度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1—2020-12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2例单节段颈椎病,其中26例围手术期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观察组),16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6(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穿孔、脑脊液漏、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3个月的颈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可以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改善患者的预后。
- 陈昱詹儒东邱美光林世水刘国铭胡旭周仕国
- 关键词:颈椎病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管理
- PFNA内固定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2诊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成试验组(PFNA内固定术联合以唑来膦酸为代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和对照组(单纯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8.2个月。骨痂出现时间试验组[(30.6±4.9)d]短于对照组[(36.3±5.1)d],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12.0±2.3)个月],短于对照组[(14.5±3.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 陈昱徐杰周仕国林世水刘国铭林克凤王钦奋胡旭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唑来膦酸内固定
- 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自体腱重建术,最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 50例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实施自体腱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经计算后为92%(46/50)。比对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术后(3.12±1.33)分、(87.43±3.79)分明显优于术前的(4.83±1.40)分、(26.46±21.04)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t=6.261 6,20.166 0,P<0.05)。另外,比对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的躯体功能功能评分(78.86±6.55)分、角色功能评分(75.40±4.20)分、情绪功能评分(77.69±4.14)分、认知功能评分(78.70±6.39)分和社会功能评分(70.62±4.13)分明显优于术前的躯体功能功能评分(54.17±5.52)分、角色功能评分(44.57±4.44)分、情绪功能评分(45.03±4.18)分、认知功能评分(52.19±6.07)分和社会功能评分(43.26±4.39)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t=20.381 5,35.669 1,39.254 3,21.269 0,32.097 7,P<0.05)。结论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实施自体腱重建术,效果理想,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林克凤周仕国刘国铭王钦奋
- 关键词:手术效果
- TopoⅡ和Ki6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骨肉瘤中TopoⅡ和Ki6 7的表达情况 ,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TopoⅡ和Ki6 7在 6 7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10例骨样骨瘤及 15例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它们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其中 31例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随访资料生存分析用Kaplan Meier法分析及U检验。结果 在骨肉瘤组织中TopoⅡ与Ki6 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骨样骨瘤及正常的骨组织 ;在骨肉瘤组织中 ,TopoⅡ与Ki6 7的表达呈正相关 ;骨肉瘤组织中TopoⅡ与Ki6 7表达增高 ,但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外科分期无明显相关 ,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 TopoⅡ与Ki6 7的表达同细胞增殖及术后生存率相关 。
- 周仕国施能木施作霖陈文昌
- 关键词:骨肉瘤KI67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Apofix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29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自1999年5月至2004年8月,我院用Apofix椎板夹加压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29例,随访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周仕国施能木
- 关键词:上颈椎不稳内固定治疗外伤性
- 一种骨科专用外肢体固定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专用外肢体固定架,包括两边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和第二支撑板的右端是通过两根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下侧和第二支撑板的左端下侧分别设有有固定脚,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
- 周仕国
- 文献传递
- 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的ASI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0个月。ASIA评分:术前为(48.15±17.23)分,术后3周为(61.42±17.34)分,末次随访为(64.11±16.93)分;术后3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融合节段3-12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影像学复查显示减压充分、内固定位置良好。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均无cage移位、沉陷及钢板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 周仕国徐杰刘春华林克凤王钦奋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颈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