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鹤龄 作品数:36 被引量:11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更多>>
初生北京鸭4种组织LDH同工酶的分析 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初生北京鸭的4种组织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初生北京鸭肝脏具有11条区带,胸肌具有9条区带,肾脏具有10条区带,心脏具有9条区带。从它们的A亚基和B亚基的相对百分量的比值中可看出心脏和肾脏中的B亚基含量比肝脏中的多,相反,肝脏的A亚基含量比心脏和肾脏含量多。胸肌的A亚基和B亚基含量则是相近似的。 吴鹤龄 李士鹏关键词:LDH同工酶 HPRT-CCE细胞的嵌合鼠构建 1996年 何维 吴鹤龄关键词:显微注射 嵌合鼠 动物模型 Nodal基因顺式调控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nodal基因是小鼠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在原条顶端原结处表达的一个基因。它与胚胎中胚层的形成以及左右体轴的决定有关。nodal基因的表达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nodal基因第一内含于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内含子的5’侧有一个220bp的片段具有增强子的功能。意外的是在F9细胞中的瞬时转化试验显示:当该片段以正向克隆到基本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游时,它还具有启动子的活性。列出了此220bp的核苷酸序列,并讨论了该区域对nodal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 周迅蕾 胡新立 吴鹤龄关键词:NODAL基因 内含子 增强子 启动子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谱系研究中的一种标记基因——lacZ基因 1996年 细胞谱系在决定细胞表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谱系的知识对于理解执行发育选择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何维 吴鹤龄关键词:细胞 细胞谱系 标记基因 LACZ基因 李汝祺教授传 被引量:2 2008年 1895年3月2日,李汝祺出生于天津市,早年就学于清华学校,1919~192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就读。毕业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研究院,师从摩尔根教授,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当年回国任教,曾任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燕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动物系主任兼医预科主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遗传教研室主任。 吴鹤龄 戴灼华关键词:生物系 博士学位 共培养法获得MC15-昆明嵌合鼠 被引量:4 1997年 嵌合鼠的获得是通过ES细胞途径得到转基因小鼠的关键环节。以MC15为供体ES细胞,用昆明白品系小鼠8细胞期的胚胎为受体胚胎,采用共培养方法我们获得了2只毛色嵌合鼠。通过与囊胚显微注射法比较,表明这种方法是方便可行的。 何维 吴鹤龄关键词:ES细胞 嵌合鼠 胚胎 几种鸟类mt 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BgLI,EcoRⅠ,PstⅠ和BamHⅠ)初步建立了狮头鹅、白鹅、山鸡、火鸡和鹌鹑的肝脏线粒体DNA的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白鹅和狮头鹅的mtDNA的酶切图谱极为相似.山鸡、火鸡和鹌鹑的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以上事实说明驯化中的鹅类的不同品种间mtDNA差异不大。而鸡形目中的不同物种间的mtDNA是有很大差异性的。 孙允明 吴鹤龄关键词:MTDNA 酶切图谱 DNA Nodal基因5'末端侧翼序列增强子的分析 2000年 NOdal基因属于TGF-β超家族,它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的中胚层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Nodal基因缺失的小鼠由于没有中胚层的形成导致死亡。分析了Nodal基因的侧翼 序列。利用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一系列含有侧翼序列亚克隆及其缺失体报告基因质 粒,并转化了F9细胞。分析这些亚克隆及其缺失体对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在Nodal基因上 约-2kb处有一个增强子元件存在并鉴定了它的细胞种类特异性。 胡新立 周迅蕾 吴鹤龄关键词:NODAL基因 顺式元件 从早期胚胎多能干细胞生成的嵌合鼠 被引量:26 1993年 本文利用囊胚注射法将小鼠胚胎多能干细胞——CCE细胞注射到发育3天半的昆明和C,_(57)BL/6J小鼠受体囊胚腔内,经假孕鼠借腹怀胎,获3只CCE细胞毛色嵌合鼠。实验共注射胚胎654个,经培养其恢复成活率73.8%,胚胎移植后,假母受孕率及产仔率分别为32.9%和53%。在所获3只嵌合鼠中,2只为CCE-昆明毛色嵌合鼠,1只为CCE-C_5,BL/6J毛色嵌合鼠,这是国内首次利用胚胎多能干细胞获得嵌合鼠。 为检测注入CCE细胞在嵌合鼠内部组织嵌合程度,经磷酸葡萄糖同分异构酶(GPI-1)分析,仅在1只雌性CCE-昆明毛色嵌合鼠心脏中检测到嵌入的CCE细胞。3只嵌合鼠做繁育实验证明均为可育,但在后代中未检测到CCE细胞特征,说明该嵌合鼠没有发生种系嵌合。 宋震涛 李秋棠 尚克刚 吴鹤龄关键词:胚胎 干细胞 胚胎移植 嵌合鼠 Construction of pINC-lacZ Retroviral Vector and its Expression i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1996年 A retroviral vector pINC-lacZ containing an E coli β-galactosidase(β-gal)gene was constructed and introduced into the MESPU-13 cells by electroporation.Four G418-resistant colonies were obtained from 1×107,electroporated MESPU-13 cells. 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β-gal activity showed that lacZ gene was expressed in at least three of the four colonies.Southern analysis proved that one copy of foreign gene was integrated in the chromosome of one of the transformed lines(MC15).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acZ gene driven by SiCMVIE promoter can be detected in the transformed MESPU-13 cells. 何维 吴鹤龄关键词:ELECTRO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