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钟凯

作品数:110 被引量:2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心脏
  • 27篇心肌
  • 26篇灌注
  • 25篇缺血
  • 23篇手术
  • 19篇再灌注
  • 19篇外科
  • 16篇动脉
  • 16篇细胞
  • 15篇再灌注损伤
  • 15篇灌注损伤
  • 14篇体外循环
  • 14篇外循环
  • 13篇瓣膜
  • 12篇缺血预处理
  • 11篇蛋白
  • 10篇缺血再灌注
  • 9篇术后
  • 9篇外科手术
  • 8篇心脏外科

机构

  • 103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广东化工制药...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坦佩雷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儿童医...

作者

  • 109篇吴钟凯
  • 57篇陈光献
  • 41篇张希
  • 32篇唐白云
  • 30篇梁孟亚
  • 30篇王治平
  • 30篇姚尖平
  • 23篇熊迈
  • 23篇刘海
  • 19篇徐颖琦
  • 18篇荣健
  • 10篇许哲
  • 10篇孙培吾
  • 9篇岳媛
  • 8篇黄邵洪
  • 7篇杨嵩
  • 6篇吕林华
  • 5篇张希
  • 5篇刘子由
  • 5篇陈艳玲

传媒

  • 1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华生物医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新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21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实验鼠固定板
本发明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鼠固定板,包括主板、橡胶固定环和橡胶固定带,主板包括外侧的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内部嵌入有铁板,塑料外壳后侧四角一体成形的设有支撑脚,主板正面吸附有橡胶固定环和橡胶固定带,有益效果为...
吴钟凯李华扬黄穗青岳媛李品扬黄少杰
文献传递
深低温停循环下幼猪脑皮质HIF-1与NGB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幼猪脑皮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与神经珠蛋白(NGB)的表达变化。方法:五指山猪共15头随机分成体外循环组(CPB组)、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组(SACP组)。建立体外循环后,DHCA组降温至18℃后停循环40 min,SACP组停循环后经无名动脉顺行脑灌注40 min。复灌180 min后取脑皮质组织行HE染色镜检,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HIF-1α、NGB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DHCA组相比SACP组脑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复灌180min后DHCA组及SACP组脑皮质中HIF-1α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CPB组(P<0.05),同时SACP组动物脑组织HIF-1α的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DHCA组(P<0.05)。复灌180 min后DHCA组及SACP组脑皮质中NGB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CPB组(P<0.05),同时SACP组动物脑组织NGB的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DHCA组(P<0.05)。结论:HIF-1与NGB的表达上调参与了脑组织对DHCA脑损伤的反应机制,并可能是SACP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梁孟亚唐志贤陈光献荣健戴刚吴钟凯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缺氧诱导因子1
急诊冠脉搭桥初步经验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入选病例均符合ACC/AHA有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失败2例。结果: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陈光献张希熊迈王治平吴钟凯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血管成形术
sVEGFR3在制备防止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sVEGFR3在制备防止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sVEGFR3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或减少心脏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来减轻心肌I/R损伤。sVEGFR‑3预处理通过减少活性氧(ROS...
吴钟凯侯健尚立群黄穗青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 IPAP)模式在心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B IPAP模式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进行辅助呼吸,监测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参数的变化,计算呼吸指数以及镇静剂的用量。结果B IPAP组氧合指数(440.7±55.1)明显高于SIMV组(357.5±64.3),P<0.05;B 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3.1±11.1)h,SIMV组(13.0±11.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方面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用量方面B IPAP组度非合剂(哌替啶+异丙嗪)平均用量小于SIMV组(P<0.05);两组脱机过程均顺利。结论B IPAP是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唐白云杨圣艮张希王治平吴钟凯徐颖琦童萃文孙培吾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正压呼吸手术后医护
60岁以上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34例60岁以上心瓣膜病手术病人在我科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年龄60~77岁,平均64.44±4.08岁。64.7%...
张希许哲王治平吴钟凯徐颖琦姚尖平王湘
关键词:心瓣膜病外科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文献传递
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及-10的变化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IL-10浓度的变化,探讨IL-18和IL-10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模型,64只F344大鼠分成8组:缩窄时限为2、3、4、8周组和相应对照组,每组8只,使用心脏超声确定心肌肥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和IL-10的浓度。【结果】腹主动脉缩窄2~8周后,大鼠心脏超声检查舒张期室间厚度隔(IVSTd)、舒张期左室后壁(PWLVd)明显不同程度的增厚。大鼠血清中IL-18、IL-10浓度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2~8周时IL-18(pg/mL)两组分别为461±387vs529±394、516±428vs458±367、816±442vs470±355、462±343vs466±424;IL-10(pg/mL)两组分别为926±634vs717±664、1033±661vs736±544、1221±568vs700±601、891±569vs735±579。实验组随缩窄时限延长而明显增加(2,3,4周时P<0.05),但缩窄8周时增加不明显(P>0.05),各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血清中IL-18、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肥厚病变的严重程度。
刘子由吴钟凯陈光献刘海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
心脏手术合并肺静脉高压术后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手术合并肺静脉高压(pulmonary venous hypertension,PVH)近期疗效果重要因素。方法对153例住院治疗的心脏手术同时合并肺静脉高压的患者的可能导致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中,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3.27%。术前心功能分级和手术时间对肺静脉高压患者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是影响患者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和手术时间是肺静脉高压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陈光献唐白云张金涛吴钟凯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静脉心脏外科手术LOGISTIC回归分析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外科治疗分析
2013年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据统计亚洲人群BD患者中高达30%合并心血管损害[1],其中又以主动脉瓣反流(AR)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在5%~19%[2]。BD合并AR因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漏诊率较高,如进行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往往在短期内发生严重人工瓣膜脱漏(prosthetic valve detachment,PVD),
粱孟亚陈光献吴钟凯王治平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主动脉瓣反流外科治疗血管炎性疾病心血管损害人工瓣膜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赘生物大小与栓塞事件及全因死亡率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赘生物大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栓塞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Elservise及Cochrane数据库截至2024年3月提供赘生物≥10 mm与<10 mm两组患者栓塞事件和(或)全因死亡率数据的研究,然后按照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严格的文献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项研究,共8 87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7 191例有赘生物大小的资料。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赘生物<10 mm相比,赘生物≥10 mm明显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OR=2.05,95%CI:1.63~2.56,P<0.001)和全因死亡率(OR=1.51,95%CI:1.28~1.78,P<0.001),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明显。结论:赘生物≥10 mm明显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吴永超韦帮缓陈光献吴钟凯许哲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栓塞事件全因死亡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