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敏
- 作品数:64 被引量:37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9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GERD组,B组为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GER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LF)治疗,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症状缓解以及B组患者精神心理改善情况。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正态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6个月,A组和B组GERD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下降了(89.6±19.7)%和(68.3±27.8)%(ta=9.97,Pa<0.001;tb=5.47,Pb<0.001),A组症状缓解率更显著(P=0.019)。B组SAS评分由(52.78±4.83)显著降至(40.59±9.69)(t=7.12,P<0.001);SDS评分由(57.70±6.29)显著降至(39.57±5.62)(t=8.74,P<0.001)。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有效,同时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以负面影响手术效果。
- 张玉吴继敏胡志伟汪忠镐战秀岚邓昌荣纪涛田书瑞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底折叠术焦虑抑郁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对近2年来收治的109例胃食管反流病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难以控制的脾上极胃短血管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用时30~245(平均68.1)min,术中出血5~450(平均30.0)mL;术后住院天数2~8(平均4.2)天。术后102例获3~27个月的随访,7例失访。随访患者中99例(97.1%)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2例(2.0%)明显缓解,1例(0.9%)无效。术后2例出现较严重的吞咽困难,1例严重上腹胀气,2例腹泻,1例出现术后食管裂孔疝。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吴继敏汪忠镐季锋张普德来运钢刘永飞申海涛高翔陈秀
- 关键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 《2013年美国胃肠病协会胃食管反流病指南》解读被引量:1
- 2014年
- 2013年美国GERD指南进一步强调对食管外器官的作用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源性疾病,在亚洲其患病率为6%~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加,以及对该病认识的逐渐深入,该病的就诊率和诊断率不断提高。
- 胡志伟吴继敏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肠病GERD
- Rudolph Matas(1860~1957)
- 2006年
- Rudolph Matas1860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州。1880年考入路易斯安那大学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杜兰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血管外科、胸外科和腹部外科方面的先驱。他最为闻名的成就在于他所发明的动脉瘤瘤腔内缝合技术,即通过切开瘤腔,对通向腔内的所有血管的开口均加以缝扎,近远端动脉开口必须保持通畅,同时对动脉瘤壁进行缩缝整形,使其管径尽量缩小到正常动脉的大小,以达到既治愈动脉瘤,又不影响远端肢体的供血。至1940年,他已用该术式治疗了101例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患者,其中大部分是外周动脉瘤。该项成就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William Osier先生因此尊他为美国血管外科之父。
- 吴继敏汪忠镐
- 关键词:血管外科远端动脉动脉瘤瘤腔内博士学位外科方
- 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胃食管反流病两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总结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 Toupet 胃底折叠术应用于此类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干燥综合征所致严重 GERD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经过。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确诊为干燥综合征1年以上,均有严重的反酸、烧心等症状数年。入院后行胃镜、胃肠功能动力测压和24小时反流监测等检查均发现 LA-C 级食管炎、严重食管功能障碍和异常酸暴露。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继发性 GERD,反流性食管炎(LA-C)。行腹腔镜 Toupet 胃底折叠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23个月和14个月。2例患者的 GERD 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1例出现吞咽困难,1个月后自行缓解。结论腹腔镜下 Toupet 胃底折叠术对于无法停用抗反流药物的合并严重 GERD 可能是安全并且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胡志伟汪忠镐张玉邓昌荣燕超杜兴吴继敏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食管动力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 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目的: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对近2年来收治的109例胃食管反流病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难以控制的脾上极胃短...
- Wu Jimin吴继敏汪忠镐Wang ZhonggaoJi feng季峰Zhang Pude张普德Lai yungang来运钢Liu yongfei刘永飞Shen haitao申海涛高翔Gao xiangChen xiu陈秀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临床疗效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改善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相关性,以及射频抗反流治疗对老年哮喘患者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GERD的老年哮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即药物组(奥美拉唑20 mg,每日3次)42例,射频组34例及对照组(不治疗)4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及服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射频组哮喘症状明显改善,括约肌静止压、哮喘得分及反流得分均优于药物组及对照组(P<0.05),且2年随访期内射频组情况持续改善,但3组间药物服用种类及剂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GERD的老年哮喘患者,成功的抗反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状态。
- 高翔吴继敏刘建军汪忠镐
- 关键词: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哮喘肺功能
- 腹腔镜Roux-en-Y改道术治疗胃食管术后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改道术治疗治疗胃食管术后顽固性胃食管反流及其呼吸道症状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腹腔镜Roux-en-Y空肠改道术治疗5例此类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Roux-en-Y改道方法和随访12~22个月的疗效。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40 cm空肠的Roux-en-Y改道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4例患者反流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消失,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停用抗反流药物。结论:腹腔镜Roux-en-Y空肠改道术可有效控制食管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的顽固性反流及由其引起的消化和呼吸道症状。
- 吴继敏胡志伟汪忠镐纪涛邓昌荣梁艳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腹腔镜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迷走神经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讨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对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从解剖学基础、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特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疑点以及2个临床资料等方面出发,分析迷走神经在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部分GERD患者的反流和其他消化道外症状未发现有明显的因果关系,都可作为递走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症状。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包括消化道内及消化道外)可能是由于迷走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应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 韩冰巩燕汪忠镐陈秀王磊吴继敏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0例报告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表现、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10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GERD临床资料。18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反食、胸痛等食管内症状为主,92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6例无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结果中转开腹1例,余均成功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时间30~245min,平均67.8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28.8ml;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4.1d。术后10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8例失访。其中66例仅接受电话随访。102例按照症状频次、程度问卷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参考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标准症状评分,术后6个月反酸、烧心、胸痛、咳嗽、喘息、憋气、咽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87例手术有效,15例手术无效。术后62例(60.8%)出现进食困难,经饮食训练2~6周后60例消失,2例症状严重,经胃镜扩张后缓解。1例术后2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36例术后3个月选择性地进行了胃镜、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监测复查。28例食管炎患者复查胃镜,25例恢复正常,1例从Ⅲ级转为Ⅰ级,1例从Ⅱ级转为Ⅰ级,1例无变化;31例复查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恢复正常30例,1例从中度降至轻度;18例复查食管测压,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从术前的1.2~34.1(中位数14.3)mmHg升至14.3~33.0(中位数20.0)mmHg(Z=3.72,P=0.000)。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损伤小、病人恢复快和操作安全的优点,对诊断明确的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特别值得提倡。
- 季锋汪忠镐吴继敏来运钢高翔陈秀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底折叠术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