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辉 作品数:51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SARS患者康复后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后4年内血清抗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SARS-CoV-IgM)和IgG(SARS-CoV-IgG)的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跟踪50例SARS患者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 吴满辉关键词:IGG 病毒特异性抗体 患者康复 文献传递 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30例和同期健康者(对照组)3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3.06±1.04)s、(26.96±4.12)s和(12.86±1.13)s、(25.26±3.87)s,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3.34±1.02)g/L、(476±82.1)u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0.85)g/L、(149±37.6)ug/L,差异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易并发血栓性栓塞,须积极防治。 蒋龙元 张萌 吴满辉 杨正飞关键词:冠心病 心房颤动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多媒体结合传统方法在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CPR)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13名医学本科见习生分为A组(n=38)、B组(n=39)和C组(n=36),分别采用边看视频边练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边看视频边练习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对三组学生进行CPR技能培训,比较三组学生培训结束后的心肺复苏CPR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A组考核成绩优于B组(87.44±2.20 vs 82.72±2.77,P<0.05)和C组(87.44±2.20 vs86.19±2.25,P<0.05),A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85.47±1.72 vs 75.21±2.81,P<0.05)和C组(85.47±1.72 vs83.47±2.69,P<0.05),C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CPR技能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吴满辉 林小鸿 吴海东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多媒体 医学教育 塞尔丁格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塞尔丁格(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大量心包积液合并有填塞症状的患者23例,按来诊顺序分为对照组10例、治疗组13例,治疗组采用塞尔丁格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吴海东 吴满辉 林小鸿 黄子通关键词:心包积液 穿刺置管引流术 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02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250μg,然后改用3 000μg加生理盐水500 ml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静滴),连续7~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7~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钙浓度变化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后3 d和5 d更为明显(P均<0.01)。观察组痊愈率(38.7%)和总有效率(9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和77.4%,P<0.01和P<0.05),而MODS的发生率(19.3%)和病死率(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1%和16.2%,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P疗效好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蒋龙元 周莉莉 吴满辉 杨正飞 余涛 黄子通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 生长抑素 复方丹参注射液 PDCA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绿色通道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的59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3月采用第一次PDCA循环前的患者为对照组(n=7),2019年4月至12月的患者为观察组1(n=18),观察组1实施第一次PDCA循环,将2010年1月至10月的患者为观察组2(n=34),实施第二次PDCA循环。比较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患者来诊至完成头颅CT扫描时间、来诊至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用药的时间(DNT)。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完成头颅CT扫描时间分别为(9.44±5.9)min和(13.91±9.5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85±17.77)min,P<0.05;来诊至签署溶栓同意书时间分别为(41.94±11.55)min和(32.18±13.6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57±29.52)min,P<0.05;DNT分别为(56.89±17.42)min和(39.47±13.3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5.85±36.61)min,P<0.05。观察组2的来诊至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和DNT较观察组1明显缩短,P<0.05。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优化急诊卒中绿色通道,有利于缩短AIS患者的DNT。 吴满辉 黄云苑 陈玉成 蒋龙元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PDCA循环 小中风:病好了也要治 2012年 昨天深夜,我刚想睡觉,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隔壁的李大妈一脸慌张:“唐教授,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打扰您。我家老头子不知道怎的,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左边身子乏力、麻木,说话含含糊糊的。您帮我看看吧。” 唐亚梅 吴满辉关键词:中风 疗效 370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将370例确诊为心包积液的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为少儿组(0-18岁)、青年组(19-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和高龄老年组(≥80岁)5个年龄段,建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结果:总体上,前6位病因分别为肿瘤(34.9%)、心力衰竭(18.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0%)、结核(9.5%)、尿毒症(7.3%)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5%)。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构成明显不同,男性的肿瘤和结核患者多于女性,而女性的SLE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心包积液病因中,除青年组以SLE占首位外,其余各组肿瘤均居于首位,在中老组中最多。心力衰竭在老年组(≥60岁)(41/139,29.5%)多于非老年组(<60岁)(26/231,11.3%)(P<0.001)。肺癌是肿瘤性心包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因(43.4%,56/126),老年组肺癌占比(55.6%,25/45)最高。结论: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构成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中肿瘤、心力衰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吴海东 周莉莉 吴满辉 黄子通关键词:心包积液 病因 肿瘤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AMI患者(A组)3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B组)40例和AMI患... 吴满辉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文献传递 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装置对模拟院内心肺复苏按压质量和按压者疲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装置对院内心肺复苏按压质量和复苏疲劳的影响。方法将12名医学生志愿者分为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组(LDCPR)(n=6)和徒手标准CPR组(STCPR)(n=6)模拟院内心肺复苏场景进行CPR试验。LDCPR组采用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对模拟人进行连续6min连续胸外按压,STCPR组徒手对模拟人进行6min连续胸外按压。监测复苏期间按压的深度、频率以及按压者的心率和疲劳程度等变化。结果随着连续胸外按压的进行,按压者的心率和疲劳程度都在不断增加,有效按压深度超过5 cm次数逐渐减少,但是在连续胸外按压的第4~6min,LDCPR组按压者的心率较STCPR组慢(P<0.05),疲劳程度较轻(P<0.05),有效按压的比例更高(P<0.05)。按压频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模拟人试验中,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可减轻按压者疲劳,有助于提高院内CPR时长时间胸外按压的质量。 吴海东 王鹏 吴满辉 黄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