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80例次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发生率、药物敏感(药敏)特点及治疗效果,为葡萄球菌PDAP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且接受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收集葡萄球菌PDAP患者病原学、药敏反应及耐药性结果。根据透出液培养结果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n=48)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组(n=232),根据甲氧西林耐药与否分为耐药组(n=71)和敏感组(n=30),对比各组患者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与预后。采用Poisson回归法分析葡萄球菌PDAP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线性趋势χ2检验法比较2013—2019年间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625例发生1085例次PDAP,其中280例次葡萄球菌PDAP入选本研究。葡萄球菌PDAP、金黄色葡萄球菌PDAP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DAP的发生率分别为0.063次/患者年、0.010次/患者年及0.053次/患者年。2013—2019年间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DAP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均P<0.05)。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敏感率逐年升高,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逐年降低,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组发生难治性PDAP和拔管的比例更高(均P<0.05),且再次发生PDAP中重现的比例也更高(P<0.05)。甲氧西林耐药组使用万古霉素的比例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葡萄球菌PDAP的发生率逐年降低,葡萄球菌的药敏反应特点亦随年代变迁而发生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PDAP的治疗效果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DAP差。
- 李忻阳杨立明朱学研张晓暄赵晶刘师辰庄小花吴延峰罗萍崔文鹏
- 关键词:腹膜透析葡萄球菌感染腹膜炎耐药率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8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
- 吴延峰
-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肾衰竭遵医行为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低血流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流量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18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6例发生低血流量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一个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例中26例出现低血流量,发生率13.8﹪,与营养状况、原发病、低血压、通路血管血栓、内瘘狭窄、内瘘使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营养状况、糖尿病、低血压、通路血管血栓、内瘘狭窄、内瘘使用时间是影响瘘管低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 谭淑新永向文吴延峰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9月份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8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治疗中,提升了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规范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高杨景丽洁吴延峰姜惠
-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肾衰竭遵医行为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12年
-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压时会出现各种自觉症状使患者感到不适,并可造成透析不充分,超滤困难,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动静脉瘘闭塞等,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低血压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 永向文吴延峰谭淑新
- 关键词:低血压血容量超滤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各种对疾病造成不良影响的心理状况及改善方法。方法对11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心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而且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明显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 吴延峰谭淑新永向文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状况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