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雁琴
- 作品数:82 被引量:6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15个地区1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固定资产投资综合因子、服务性投资因子和高级产业投资因子)分析各地区的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15个地区分成5类,找出投资结构类似的地区。最后,利用3个公因子,对新疆各地区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综合因子对经济增长起正向拉动作用,而服务性投资因子和高级产业投资因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负向的,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还是粗放型的,从而为今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参照。
- 彭利吕雁琴
- 中国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被引量:21
- 2021年
-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营商环境指标,有助于扬长避短,提高补短板的针对性,更好改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使用2008-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权法测算出各省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指数。研究发现:我国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东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好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提升速度更快;全国整体、地区内和地区间营商环境差距均在缩小,但地区内的差距是全国营商环境指数分布不均衡的首要原因。基于此结论,本文从执行政府营商环境优化政策、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推动各地区营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的实施路径。
- 吕雁琴陈静邱康权
- 关键词:营商环境
- 资源税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2010年6月新疆在全国率先实行油气资源税改革,由过去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伴随着资源税的改革,资源税税负产生多种综合效应。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方法、灰色关联系数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别就资源税改革对新疆财政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资源税改革对新疆资源税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系数也比较高,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建议扩大资源税改革范围,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和清洁能源的补贴,同时也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
- 吕雁琴韩军
-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财政收入节能减排
- 南疆扶贫开发中尚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 2003年
- 调研报告从资料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角度,对南疆扶贫开发资金投向与管理、扶贫项目的科学论证、移民开 发政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尚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 策建议。
- 李金叶吕雁琴
- 关键词:南疆扶贫开发资金管理扶贫项目生态环境产业结构
- 新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针对新疆旅游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与较小的发展规模,通过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三种预测模型对新疆旅游市场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旅游发展正处于巩固阶段后期,但市场潜力巨大。为防止新疆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为停滞阶段,实现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旅游品牌创新,重视营销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 朱磊吕雁琴
-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
- 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兼论数字化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以中国2012—2021年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通过规模增排效应促进城市碳排放,在考虑技术减排效应后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且该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显著,在北方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更快展现碳减排效应;能源强度和绿色技术创新发挥了非线性的中介作用;数字化通过抑制规模增排效应和增强技术减排效应,弱化了制造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倒“U”型影响,且该作用在北方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更明显;制造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倒“U”型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 陈静吕雁琴杨平李善宏
-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数字化
-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被引量:90
- 2019年
- 本文选取2011~2017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分别对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静态面板还是动态面板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现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动态面板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与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起到阻碍作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关建议。
- 吕雁琴吕雁琴
-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动态面板
- 关于提高我国农户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长期以来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将农民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一内在基本矛盾的制约下 ,解决“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 ,要为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本文着重从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等五个方面 。
- 吕雁琴
- 关键词:农户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2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各地区间仍存在“数字鸿沟”问题,剖析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是实现数字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文章以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出各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实证分析东中西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来考察经济社会因素对数字经济影响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六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而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较低。2013—2019年均增长率最大的地区是重庆,增幅达8.4%,其次是西藏、贵州和四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3%、7.4%和4.8%。中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空间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阶梯递减的趋势。从时间分布来看,2013—2019年间,中国中西部整体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但东北地区省份数字经济水平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明显。数字经济在东中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所引起,区域间基尼系数最大的为西部—东部,而中部—西部区域间的基尼系数最小。中部—东部地区的区域间基尼系数在考察期内不断上下波动。西部—东部数字经济差异在前期不断上升,在2014年时达到峰值,而后大体上区域差异具有整体收敛的趋势。中部—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总体来说变动不大,在2014年后基本趋于稳定。东部地区区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最大而中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差异则是最小。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基尼系数出现了轻微上升,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差异在2016年前较为稳定,在2017—2019年存在明显的扩大,西部地区区域�
- 吕雁琴范天正
-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空分异
- 财政压力、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被引量:4
- 2021年
- 在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200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境规制是否促进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1)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外商直接投资越容易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不利于引进外资。(2)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介于[0.809,2.349]时,环境规制对引进外资的拉动作用最大;当地方环境规制强度介于[0.019,0.035]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引进外资的拉动作用最大。基于此,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环境规制加强的双重要求下,就引进外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吕雁琴潘云峰
- 关键词:财政压力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动态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