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廷灼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髋臼截骨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
- 2005年
- 目的:探讨治疗陈旧性难以复位的髋臼骨折的新方法.方法: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平均33岁(22~55岁),骨折时间平均3个月(2.5~3.5个月),骨折类型为骨盆环骨折并髋臼骨折,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或移位,采用环髋臼内移截骨成形术.结果:随访平均3年(1~6年),关节无痛,关节活动度及步态恢复正常.恢复原来工作.X线示关节间隙正常,无股骨头坏死.髋臼指数18°(16~22°),CE角平均32°(28~35°).优5例,良1例.病人满意率100%.结论:治疗陈旧性难以复位的髋臼骨折可以应用环髋臼内移截骨成形术,符合生物力学原则.
- 才晓军马远征刘秀珍吕廷灼吕守正关长勇彭伟
- 关键词:髋臼骨折
- 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精确度检测被引量:4
- 2015年
- 背景:如何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已成为临床新的难题,而围置换期的失血和置换后异体输血的预测因素尚不完全明确。目的:通过分析置换前和置换术中影响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建立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性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患者的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置换后异体输血量,据此建立一个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预测模型。自2014年1至12月将此模型应用于临床,将90例预测单侧膝关节置换后需要异体输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器,对照组应用常规引流装置。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预测模型的预测精确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观察,预测模型试验中Pearson分析显示,置换后异体输血量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相关(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置换后异体输血与患者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相关(P<0.01)。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置换后预测异体输血量分别为(611.30±191.14)m L和(571.55±200.53)m L,预测精确度分别为(71.50±22.20)%和(70.94±19.2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体输血量、输血总量(包括自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量)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的异体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预测模型能成功预测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预测置换后需要异体输血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器可以有效的减少异体输血量。
- 周治国方广文张英剑吕廷灼商福清王淑平段少华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假体植入输血
- 距骨体剪力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 2011年
- 距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近年来高动能损伤的增多,距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多由直接暴力压伤或由高处坠落间接挤压所伤。预后常不理想,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距骨缺血性坏死。笔者对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月间15例距骨体剪力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 吕廷灼
- 关键词:距骨骨折脱位骨折固定术手术后并发症
- 腰椎融合术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0
- 2011年
- 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退变性椎体滑脱、脊柱侧凸、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脊柱外科技术和内固定器器械发展,腰椎融合术有了很多方法。开放手术有椎体间融合,
- 吕廷灼王文志冯世庆
- 关键词:腰椎微创技术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2003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椎间隙感染是一种较少见的手术后严重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1,2],由于其临床表现特殊,对其认识不足,常出现误诊及误治.我院自197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术后腰椎间隙感染8例.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吕廷灼赵合元
- 关键词:腰椎间盘术椎间隙感染
- 闭合性胫骨远端粉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3
- 2012年
- 胫骨远端软组织覆盖少,具有骨折后组织易发生水肿、靠近关节面、外形不规则等特点,其治疗成为骨科医生的棘手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37例闭合性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资料,了解其临床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梁双吕廷灼张英剑王文志
- 关键词:骨折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板解剖钢板锁定加压接骨板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3
- 2010年
- 王文志吕廷灼冯世庆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时机
- 股骨假体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由于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患者的年轻化、寿命延长及活动的增多,髋、膝芙节牲换术后股骨似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不断上升,并外现了股骨假体间骨折。
- 方广文吕廷灼舒衡生
- 关键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关节置换技术年轻化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Garden分型标准,对35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和64排螺旋CT扫描分别进行分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单纯X线检查与结合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重新分型相比,两组行骨折内固定需要手术所占比例分别为23.24%和2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不愈合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7.78%和5.88%,两组股骨头坏死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2.22%和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可以全面、准确的显示股骨颈骨折的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降低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比率。
- 张英剑吕廷灼王文志商福青梁双刘嵬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计算机体层成像三维成像
-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背景: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可用于肢体延长、畸形矫正和治疗难治性骨与软组织问题等骨科领域。目的:综述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7/2011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折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是治疗各种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因其生物学固定、副损伤小,可降低软组织并发症,早期活动,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快,无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等明显优势而越来越受到广大骨科医生的欢迎。
- 方广文吕廷灼舒衡生
- 关键词:ILIZAROV技术骨折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