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颈椎
  • 7篇内固定
  • 6篇疗效
  • 5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疗效评价
  • 3篇融合术
  • 3篇枢椎
  • 3篇术后
  • 3篇双节段
  • 3篇寰枢
  • 3篇寰枢椎
  • 3篇邻近节段
  • 3篇节段
  • 3篇近节
  • 3篇颈椎病
  • 3篇颈椎间盘
  • 3篇颈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3篇内蒙古医科大...
  • 6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9篇包昌盛
  • 16篇彭云生
  • 13篇东家茂
  • 12篇贺永雄
  • 12篇王东升
  • 12篇刘斌
  • 10篇王永东
  • 10篇刘聪
  • 9篇刘宝江
  • 9篇玉海
  • 8篇张连生
  • 3篇王国强
  • 2篇刘聪
  • 1篇聂永祯
  • 1篇王永东
  • 1篇冯丕泰
  • 1篇张连生
  • 1篇张铁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第九届西部骨...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25届全国...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第25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1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7
  • 4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寰枢椎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寰枢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其毗邻重要的脊髓、神经和血管,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对于寰枢椎手术的方式、方法仍在进行不断的探讨、研究和改进.随着手术技术和内植物的更新加强了手术固定的强度和有效性,但因融合也造成颈椎活动度的丢失.因此,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实现优化治疗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贺永雄刘斌张连生王东升包昌盛东家茂刘聪玉海刘宝江彭云生王永东
关键词:个体化手术治疗寰枢椎颈椎活动度手术固定手术技术内植物
颈椎零切迹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治疗应用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目的:分析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在颈椎病治疗应用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面的优势。方法:总结34例患者,男26例,女8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4例,混合型颈椎病...
包昌盛张连生王永东刘宝江贺永雄刘斌John Hsiang东家茂王东升玉海刘聪彭云生
关键词:颈椎病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彭云生王国强刘聪包昌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观察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零切迹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治疗应用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被引量:1
2013年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是颈椎外科常规手术,因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成熟手术。但植入钢板存在于椎体前方和食管后方,
包昌盛贺永雄刘斌东家茂王东升玉海刘聪彭云生张连生王永东刘宝江
关键词:颈椎病术后并发症内固定系统切迹常规手术减压融合术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
2006年
包昌盛彭云生王永东王国强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动力髋螺钉
趾骨骨软骨瘤9例报告
2007年
冯丕泰包昌盛
关键词:趾骨骨软骨病
双节段椎融合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
目的:探讨双节段椎融合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一个节段不稳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为颈椎双节病...
贺永雄彭云生刘宝江刘斌王东升东家茂包昌盛刘聪玉海张连生王永东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双节段椎融合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
2013年
目的:探讨双节段椎融合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一个节段不稳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为颈椎双节病变,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伴交感神经症状,病变在C4/5、C5/6节段10例,C3/4,C4/5节段3例,C5/6,C6/7节段5例。对病变双节段行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术中对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均彻底切除病变椎间隙处后纵韧带,邻近不稳定节段只做间盘切除处理,不干扰后纵韧带;评估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法和交感神经症状20分法和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随访记录脊髓神经功能和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和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JOA评分术前8.8±2.0分,术后1周12.6±2.2分,末次随访13.0±2.2分。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术前8.8±2.3分,术后1周1.8±2.0分,末次随访时2.0±1.8分,患者主观满意率84%;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植骨全部融合,颈椎内固定无脱落、断裂,椎间高度维持良好。结论:颈椎前路双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的有效方式。
贺永雄刘斌王东升东家茂包昌盛刘聪玉海张连生王永东彭云生刘宝江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双节段前路内固定
前路术中一期牵引加撬拨复位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交锁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手术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其中男15倒,女2例;年龄22-52岁,平均39.5岁。...
刘聪刘斌贺永雄彭云生包昌盛王东升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交锁撬拨复位
文献传递
解剖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2006年
包昌盛彭云生王国强
关键词:胫骨腓骨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