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涛
- 作品数:60 被引量:1,04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用VLF、EH4和CSAMT方法寻找隐伏矿——以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床为例被引量:74
- 2004年
- VLF、EH4和CSAMT均为基于电磁原理的地球物理手段,但它们在探测深度、测量精度和野外操作的复杂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不同探测目标和精度要求,尽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或方法组合.VLF一般用于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扫面,以快速确定和发现覆盖层(不超过50~60m)之下矿化构造系统的空间展布和基本规模.CSAMT具有探测深度大(>2000m)、工作效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一般用于确定矿化系统的深部的宏观几何形态和产状变化.EH4是这三种方法中对地下地质结构解析度最高、有效探测深度适中(800~1200m)的一种地球物理测深方法,它可以解析较为精确地探测矿体的三维形态、规模、产状变化和细部结构但采集数据时对近场电磁干扰要求较高.这三种地球物理方法在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的联合应用,为寻找覆盖层之下隐伏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刘红涛杨秀瑛于昌明叶杰刘建明曾庆栋石昆法
- 关键词:隐伏矿地球物理勘探VLFEH4CSAMT
- 内蒙沙日宝吐金多金属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及找矿潜力被引量:1
- 2009年
- 内蒙沙日宝吐Au-Ph—Zn—Cu多金属矿点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矿化受断裂控制,蚀变现象明显。通过阐述沙日宝吐Au—Pb—Zn-Cu多金属矿点的地质特征、借助甚低频(VLF)和连续电导率剖面测深(EH4)等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对该矿点进行了系统评价。VLF扫面结果显示,地表出露的主矿化蚀变带为强烈的低阻带,结构清晰,长度大于600m;EH4测深断面显示,矿区主矿化蚀变系统可延深至地下400~600m,表现为近于直立的低阻带。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初步确定此矿点是1个有较大规模成矿潜力的多金属矿点。
- 陈伟军刘和峰孟凡威刘红涛刘建明
-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勘查VLFEH4
- 内蒙赵家围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远景
- 2007年
- 内蒙赵家围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二叠系下统火山碎屑岩和大理岩、结晶灰岩中。矿体的产出受SEE向和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角砾岩型。EH4连续电导率测量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异常强大、清晰,显示了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 陈伟军刘红涛
- 赤峰黄家营子铜矿东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解黄家营子铜矿东区成矿前景,指导进一步探矿工作,对勘察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发现地表已知矿脉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该矿地表探槽控制20余米,为进一步了解已知矿脉向地下深部延伸情况,尝试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特征的EH4电磁成像系统来解析区内深部地质结构、矿化异常体特征。在EH4电磁测深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已知控矿断裂向下延伸400余米,但异常呈串珠状。综合研究表明,该矿点具有很好的赋矿条件,但矿化强度需通过进一步的工作加以证实,同时证实了EH4电磁成像系统解析深部地质构造的有效性。
- 张作伦曾庆栋于昌明叶杰刘建明刘红涛李德亭覃锋陈伟军
- 关键词:控矿构造EH4电磁成像系统
-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银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7
- 2019年
-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拆离断层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和张扭性断裂控矿构造三类。①拆离断层沿太古界太华岩群的结晶基底与中元古界熊耳群盖层间发育,带内发育糜棱岩,崤山北部主要含矿石英脉多发育在紧靠拆离断层带下盘的太华岩群中,矿体就位于拆离剪切形成的拆离断层及其次级断裂带中;②韧性剪切带主要位于崤山中西部和北部,早期呈压扭特性,发育绿泥片岩质初糜棱岩、糜棱岩、花岗质超糜棱岩等,申家窑韧性剪切带晚期表现为张性特征,在其下盘发育有多组与其走向一致的羽列状次级断裂构造,矿体就位于韧性剪切带及其下盘羽状次级断裂带中;③张扭性断裂多发育于崤山中东部,断裂内充填有含金石英脉条带,围岩中多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化、黄铁矿化等,矿体就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中。按照岩体、构造对成矿的作用关系,建立了崤山地区以深源岩浆为流体、以构造侵位为空间的“双控”成矿模式,指出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带中深部及其次级断裂带是寻找脉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段,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周缘有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潜力。
- 徐书奎刘红涛冯昂王秀全
- 关键词:金银矿床控矿构造成矿模式
- 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主要金矿类型及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28
- 2006年
- 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区内已经发现200多处金矿床(点),其中主要金矿床的产出都与太古代深变质岩和中生代的火山岩有关。EW、NNW和NE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多组断裂的交汇处是矿化的有利部位。根据区域成矿特点及矿床特征可划分出3种矿床类型,即石英脉型、石英脉-蚀变岩混合型和隐爆角砾岩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以深源为主;成矿流体是原始岩浆热液和古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属中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陈伟军刘红涛
-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构建过程的影响
- 2024年
- 从中国西南和东部地区采集14个水稻土及相邻林地土壤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细菌群落信息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究了长期稻田和林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构建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稻田细菌丰富度显著高于林地,细菌群落组成和潜在功能也有显著差异。稻田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δ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林地,而酸杆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α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则显著低于林地。稻田富集了更多光合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生物固氮作用功能基因。稻田细菌主要受pH、有机质含量和年均降水量的影响,而林地细菌主要受pH和海拔的影响。稻田和林地细菌群落均由确定性过程主导(分别为62%和68%),特别是异质选择的影响(均为60%),但林地异质选择的强度更大,群落变异也更显著。细菌群落共现网络的连接数会随异质选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异质选择强度下,林地共现网络较稻田有着更多的连接数。综上可见,土地利用方式不仅会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也会影响其潜在功能及构建过程,林地细菌可能具有更强的微生物交互作用,而稻田可能会有更快的氮周转速率。
- 胡天龙刘红涛张燕辉王慧王慧谢祖彬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稻田林地细菌群落
-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 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被引量:107
- 2003年
- 中国的埃达克岩出露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两广和湘黔4省区外),主要集中在古亚洲洋造山带、吉林—黑龙江东部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其次为秦祁昆造山带、新特提斯造山带以及青藏高原,在中国南方仅有零星的分布。中国最早的埃达克岩位于赣东北蛇绿岩中(1000 Ma),最年轻的第三纪埃达克岩产于青藏高原(60~10 Ma)。中国各地的埃达克岩可大体分为O型和C型埃达克岩两类,主要反映了板块俯冲和地壳加厚2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还讨论了不同地质时期由埃达克岩所指示的板块消减事件和陆壳加厚事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张旗王焰刘红涛王元龙李之彤
- 关键词:埃达克岩俯冲
-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夹皮沟金矿带的剪切脉系被引量:7
- 2002年
-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中所发育的含金脉系 ,无一例外地赋存于规模不等、方向不同的剪切带之中。研究表明 ,由于区内NW向主剪切带的长时期右行走滑 ,诱发两侧岩块 (尤其是东侧上盘的夹皮沟花岗—绿岩地体 )中形成大量的次一级剪切褶皱群和剪切脉系 ,并产生强烈的渐进应变。区域右行走滑控制脉系的基本形态和构造方位 ,渐进应变则制约脉系内部的构造细节 ;据此可以对夹皮沟金矿带内次一级剪切脉系的几何方位和发育规律进行鉴别。属于R和D的含矿剪切裂隙在两维的延展上较为稳定 ;而T属于水平单剪体制下形成的张性裂隙 ,如果它生成后没有进一步叠加剪切应变的话 ,理论上其三维延展要比R和D差一些。研究不同力学性质的含矿裂隙的发育规律 ,在找矿勘探和成矿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刘红涛柯学进王安平安春田张万金
- 关键词:华北陆块找矿勘探
- 甚低频电磁法在隐伏金属矿床定位预测中的应用--以大兴安岭西南段铜多金属矿点为例被引量:10
- 2017年
- 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地球物理手段,该方法对寻找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矿床效果显著。在矿床勘查中,一般利用目标矿区(及外围)地质体对电磁波作用反映的物性特征进行扫面工作,用以快速发现覆盖层之下的矿化构造系统。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西南段某铜多金属矿点的实际应用,发现矿区内存在明显的甚低频异常,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展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实践表明,在具备甚低频电磁法应用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结合矿区针对性的地质研究,能够有效地揭示覆盖区断裂构造体系的产状及空间展布规律,达到对隐伏-半隐伏金属矿床快速评价的目的。
- 陈伟军郝情情褚少雄刘建明刘红涛蒋鑫
- 关键词:甚低频电磁法隐伏矿床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