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玮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本文以利用年限分别为100、300、700、1000和2000年的水稻土及杭州湾海涂(0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随着利用年限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6个利用年限水稻土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结果】利用PCR-DGGE得到的电泳图像显示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样品可检测到的AOB的DGGE条带数量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利用年限对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 赵伟烨刘玮刘勤蒋先军
- 关键词: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
- 基于多人同步交互模式的公约形成方法研究
- 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这些系统由一些能够感知环境,并且能够根据感知的信息对环境执行相应反应的个体组成,在人工智能和计算社会领域这些个体被称为智能体(...
- 刘玮
-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
- 文献传递
- 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分别通过二维光学图像法和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法计算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形维值.土样采自重庆北碚西南大学稻田垄作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点,采用湿筛法对土样进行粒径分级,二维分形特征研究的团聚体粒级分别为:〈0.0 5 3,0.0 5 3-0.2 0 0,0.2 0 0-0.4 5 0,0.4 5 0-1.0 0 mm;CT扫描研究所用原状土样粒级分别为:〈0.0 5 3,0.0 5 3-0.0 2 5,0.0 2 5-1,1-2 mm.结果表明:二维光学图像法得到的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形维值介于1.1 7-1.5 4;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结果显示团聚体中孔隙分形维值在1.3 5-1.6 5之间,团聚体的分形维数介于2.0 6-2.2 0之间,且分形维数随粒径增大而减小.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均可用于定量研究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孔隙的分形特征,而采用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可以定量描述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
-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刘玮周明厚
- 关键词:CT扫描土壤结构
- 利用年限对水稻土内硝化过程、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 浙江慈溪位于杭州湾沿岸,有着悠久的围堤造田的历史,自公元5世纪起,当地人民就开始围涂开垦,并随着海涂淤积的北移不断增筑海塘。由于各海塘修筑时间在地方志中均有明确记载,现可根据海塘建筑年代来推算出各海塘间水稻土的利用年限。...
- 刘玮
- 关键词:水稻土荧光实时定量PCR硝化作用
- 文献传递
- 耕作方式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氮素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研究了常规耕作和垄作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氮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氮素矿化强度具有显著差异:潜在矿化势(Np)的最高值均出现在2.0~0.25 mm大团聚体中,最低值在>2.0 mm的宏团聚体中;2.0~0.25 mm团聚体的潜在矿化速率(Vp)和实际矿化速率(Va)比其他团聚体高1.2~1.6倍。常规耕作和垄作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下不同团聚体的净矿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垄作免耕显著增加了氮素的净矿化量,以原土为例:垄作免耕处理Np比常规耕作处理高33.9%,Vp和Va分别比常规耕作处理高85.2%和52.0%。虽然垄作免耕可以显著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矿化作用,但是耕作方式对不同粒径团聚体内的氮矿化动力学过程并无显著影响,表明耕作方式对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可矿化氮和微生物的分布影响较小。
- 刘玮蒋先军
- 关键词:氮素矿化团聚体免耕水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