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财政支农、劳动力流转与农业经济增长被引量:11
- 2023年
- 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利用全国26个省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组视角,应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考察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其分组差异,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新时代揭示农业经济增长驱动性因素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发现,从全国看,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从分区看,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因而,从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两方面,针对不同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区域,提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刘晓丽刘晓丽
- 关键词:财政支农劳动力流转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
-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2007年
-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是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应尽快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来尽量消除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 刘晓丽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 非农收入、劳动力流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应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2008-2015年调查数据对非农收入、劳动力流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户根据家庭资源禀赋差异向家庭收入较高的部门转移,非农收入提高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因此,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 刘晓丽
- 关键词:非农收入劳动力流转种植业结构
- 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0
- 2019年
- 应用PVAR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即具有区域异质性;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随着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平均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收入效应符合边际递减规律;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表现出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从不显著,到负向作用,再到正向作用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通过农产品价格改革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 刘晓丽潘方卉
-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PVAR
-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加强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步的增长,农...
- 刘晓丽
-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人口劳动力转移
- 当代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现象剖析
- 2012年
-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大学生采取功利化学习态度的后果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化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对策意见。
- 潘方卉钱巍刘晓丽
-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化
-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被引量:7
- 2021年
- 收入分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其地位已不再是生产的被动结果,它开始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认识收入分配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把收入分配放在生产过程或经济运行中加以理解,揭示了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资本逻辑和竞争逻辑,分析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以及收入分配方式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的逻辑。认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逻辑,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对于理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形成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乔榛刘晓丽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按劳分配
-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流转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因而新时代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流转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进而完善农业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时代性课题。
- 刘晓丽潘方卉
- 关键词:劳动力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
-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情报分析算法风险多重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情报分析模式,成为情报信息采集和分析重要的工具。但随着算法在军事情报等重要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引发了一系列挑战和严重的安全风险,也引起全球范围的担忧。文章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情报分析算法,在系统阐释算法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融合协同治理、敏捷治理以及精准治理理论,构建情报分析算法风险的多重治理机制框架。内容包括:事前治理:情报分析算法风险的源头治理;事中治理:情报分析算法风险的敏捷治理;事后治理:情报分析算法风险的精准治理。以期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情报分析算法风险提供参考,使情报分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 刘晓丽崔文波张涛
- 关键词:情报分析
-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 2015年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 刘晓丽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