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刑事
  • 3篇司法
  • 2篇刑事审判
  • 2篇刑事诉讼
  • 2篇社会
  • 2篇审判
  • 2篇诉讼
  • 2篇律师
  • 2篇法律
  • 2篇辩护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综艺
  • 1篇电视综艺节目
  • 1篇刑事司法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行业自律
  • 1篇阅卷权
  • 1篇治安
  • 1篇治安法官
  • 1篇社会保障

机构

  • 9篇保定学院
  • 2篇保定广播电视...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中共保定市委...

作者

  • 10篇刘宁
  • 2篇陈林
  • 1篇张军
  • 1篇齐丽红
  • 1篇孟卿
  • 1篇齐卫东
  • 1篇周显卓
  • 1篇何秉群

传媒

  • 2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当代电视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今日科苑
  • 1篇河北广播电视...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 1篇科学大众(智...
  • 1篇新校园(上旬...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法律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012年
法律职业者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当具备相应的并且相对更高要求的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既包含一般意义上与法律相关的基本素养,又包括专门意义上的针对特定人员的特有职业素养,且后者是法律职业素养的核心。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必须重视对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法律职业人员特有素养的培养,其培养途径也应不断探索多种方式并举。
陈林刘宁
关键词:法律
高校法学专业实践与社会法律救助结合问题初探
2015年
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法律救助是近几年来被大力发展的专业实践的“大众”模式,但在学生能力、认可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做好专业实践与社会救助二者衔接,教学方面“减专业化”、法律救助方面“去诉讼化”等举措有助于解决问题。
刘宁周显卓
关键词:法学法律救助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
2009年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本文拟从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状出发,阐述实现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齐丽红刘宁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不公和谐社会
双维度式刑事审判职权优化配置研究
2010年
刑事审判职权优化配置是刑事审判改革的关键内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优化刑事审判职权配置要与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保持一致,并应侧重追求内容的实效性。在具体优化措施上需要同时在有形的机能设置和无形的制度运行两个角度上有所作为——我们称其为"双维度"式的优化配置。进而言之,在有形的机能设置方面要兼顾外部体系以及内部体系两个层次;而在无形的制度动态运行方面则要在刑事陪审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刑事证据规则制度等多领域予以改革和创新。
何秉群刘宁
关键词:刑事司法刑事审判
电视综艺节目侵权认定问题探究被引量:2
2017年
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如火如荼,但其过度借鉴乃至抄袭所引发的权利之争和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多。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当前对电视综艺节目侵权问题存在法律制度不明、司法实践不清以及行业自律不力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明确界定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属性及保护范围,进而明确侵权行为的认定方法,为司法实践和行业自律厘清标准势在必行。
刘宁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侵权认定行业自律司法实践民事纠纷侵权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农民工权益保护已成为转型期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推进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转变城市本位的管理理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快立法进程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简化农民工权利救济程序;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齐卫东刘宁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社会调查
司法和谐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重塑被引量:1
2009年
剖析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并将其放置于司法和谐的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塑造,兼顾观念与制度两大层面,旨在促进刑事司法和谐的实现。
刘宁包英华
外国刑事审判民主化制度的启示
2006年
从英国、美国、日本的几种典型刑事审判制度中,能够总结刑事审判民主化的认定标准,即过程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性、制度设计的平等性和民众参与的有效性。对这些标准的认识和借鉴将对我国刑事审判民主化大有裨益。
孟卿刘宁
关键词:刑事审判民主化陪审团
小议辩护律师阅卷权与取证权的提升空间
2014年
新刑事诉讼法在辩护制度上针对律师主要诉讼权利的变化很引人关注,但作为其“核心权利”的阅卷权和取证权两项,无论是从制度设计本身还是实践现状运作来看,新法的有关规制仍存在局限及实施障碍,距离理性的现代化刑事辩护制度尚存在提升的空间。
刘宁张军
关键词:律师阅卷权取证权
论新刑事诉讼法与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提升
2013年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的诸多程序做出了重大调整,在辩护制度内容上关于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的确认、会见权及阅卷权的保障、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展等颇引人关注。但是在进步的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无论是从制度设计的完善程度还是从实践的影响来看,这部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律师辩护制度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陈林刘宁
关键词: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律师辩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