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妙芹
- 作品数:28 被引量:9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重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8
- 2021年
- 信息技术走进教育领域,带动了教育领域的革新,并成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具体如下:通过树立互联网思维,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信息应用水平;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发挥数据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中的驱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交流平台,全方位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体系,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 仇妙芹林仲英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 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及行为效应的实验研究
- 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城乡大学生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有关城乡大学生刻板印象的研究在国内外极为罕见,本研究采用多种测量工具,以城乡大学生群体作为被试,对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内...
- 仇妙芹
- 关键词:IAT
- 文献传递
- 社会认知偏差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近年来,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给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事件成因较为复杂,但行为主体的社会认知偏差是重要致因。作为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心理原因,社会认知偏差主要包括负性认知图式、负性自动化思维、归因偏差及消极认知评价。预防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对策如下: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纠正社会认知偏差;坚持社会实践的引导作用,优化社会认知结构;完善专兼结合和全员育人并行的工作队伍,合理引导社会认知。
- 仇妙芹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
- 高校受资助学生助后管理模式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 2022年
- 文章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广州大学在开展助后管理时大多都是针对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针对现依托广州大学学工系统全面掌握受助学生的在校发展情况,对此学生群体进一步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帮扶、学习帮扶、心理帮扶、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访谈课堂、社会责任感培育等活动,做到动态、精准管理。根据学生受帮扶的前后变化,评价活动效果,实时动态地更新帮扶活动内容,形成闭环式助后管理模式,使资助育人成效保持常态化提升状态。
- 唐真仇妙芹唐思雅
-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思考被引量:4
- 2020年
-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重要保障。通过分析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构建多方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遵循能力培训职业化发展路径,促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 仇妙芹林仲英
-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 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机制与提升策略
- 2024年
- 文章运用《工作旺盛感量表》《大五人格尽责性分量表》《自主性工作动机量表》对143名从事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的尽责性人格特质、自主性工作动机和工作旺盛感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且尽责性人格特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旺盛感,自主性工作动机在尽责性人格特质对工作旺盛感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提升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旺盛感的策略。
- 赵海鹏冯晖艳仇妙芹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教师
-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与对策被引量:7
- 2004年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立世之本,大学生应该是这一美德的继承者和现代诚信文明的中坚代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原因,提出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路。
- 仇妙芹
-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
- 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人际信任度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以639名外来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为被试,对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人际信任度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群体初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会环境与年龄、社会环境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初中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差异显著,城市居民子女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与偏爱;(3)父关心理解与过度保护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度,母否认拒绝因子和父关心理解因子能显著预测城市居民子女的人际信任度。
- 应湘叶小红仇妙芹
-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人际信任度父母养育方式
- 外来工子女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639名广州外来工子女和本地城市居民子女进行了测试。以外来工子女中的初中生为研究组,本地城市初中生为对照组,对外来工子女人际信任度的特点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随年级上升而稳步提高,本地城市居民子女人际信任呈波浪状发展曲线;(2)外来工男女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没有显著差异,本地居民子女人际信任性别差异显著;(3)相对而言,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更密切。父保护与父关心两因子能很好地预测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父亲过度保护与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男生的人际信任,母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女初中生人际信任;母否认拒绝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一学生人际信任,父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二人际信任,母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三学生人际信任。
- 应湘仇妙芹叶小红
- 关键词:外来工初中生人际信任父母养育方式
- 高校自杀风险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 2024年
- 高校自杀风险大学生心理求助比例较低。大学生在心理求助时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外源性因素有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死亡话题禁忌、家庭情感的复杂性、大学人际关系的两极性、非专业心理求助对专业心理求助的妨碍、专业心理服务的可获得性低等;内源性因素包括低自尊水平、绝望感、消极应对方式、述情障碍等。为了强化自杀风险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和行为,通过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建设校园文化,培育学生社区的亲社会心态,构建和谐有爱的班级文化,营造鼓励心理求助的氛围;构建家庭—高校—医院协同育人体系,增强心理助人合力;加强心理危机预防科普宣传,提高自杀预防素养,促进非专业心理求助向专业心理求助转化。
- 赵海鹏仇妙芹
- 关键词:自杀风险心理求助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