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旭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XX油藏开发技术界限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在精细刻画XX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计算在不同的开发方式、布井方式、注采比、采油速度、注水时机时油藏未来开发指标,得出XX油藏合理开发技术界限,为指导油田下步生产开发提供依据。
- 于东旭
-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
-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层系及资源潜力被引量:1
- 2024年
- 海拉尔盆地是“十四五”(2016―2020年)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历经多年勘探,已在乌尔逊凹陷的苏仁诺尔构造带、乌东斜坡带和贝尔凹陷的贝中次凹、苏德尔特构造带、霍多莫尔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及巴彦塔拉构造带等富油凹陷的主体构造提交了储量。面临剩余更加复杂的勘探对象,按照以往常规油气勘探思路已不能满足勘探发现的需要。为了搞清楚海拉尔盆地的剩余资源类型、成藏特征、潜力,基于盆内钻井岩心岩屑、测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全层系、全盆地主力源岩分布、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及源储组合特征,指出潜在资源类型、控制要素、分布模式、增储潜力。结果表明:富油凹陷的深凹区致密油、侏罗系塔木兰沟组、基岩潜山还具备较大勘探潜力,剩余资源总量达9.08×10^(8)t;已经在构造带提交的常规油藏储量1.5×10^(8)t只占总资源量的14.2%,其中致密油资源依托南屯组一段为主要源岩,源上、源下致密类型在深凹区叠置连片分布,剩余资源潜力为3.84×10^(8)t;侏罗系塔木兰沟组自生自储,近源成藏,剩余资源潜力为2.37×10^(8)t;潜山油藏通过通源断层、生油层不整合覆盖,源储侧接,内幕及表层一体化成藏,剩余资源潜力为2.87×10^(8)t。研究成果可推动海拉尔盆地及其类似断陷盆地全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并提供技术和勘探实践参考。
- 吴海波王洪伟齐玉林邓海陈方举侯思宇吴雪姣毕殿辉龚永杰于东旭
-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勘探意义
- 海塔盆地W次凹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成因
- 2024年
- 在海塔盆地W次凹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发现了多口高产井,但井间试油产量差异大,试验区开发效果较差。为明确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预测优质储层展布,通过对比开发效果较好的T凹陷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明确了次生孔隙发育程度是影响两个油田生产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厘清了影响物性的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沉积类型、岩石特征、成岩阶段、酸碱性流体以及不整合淋滤是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次生溶蚀经历不整合淋滤、有机酸溶蚀、碱性地层水等多轮次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在铜钵庙时期满盆含砂背景下砂砾岩储集空间的演化历程,落实了在剥蚀不整合之下、环洼槽近源背景的近断裂带及斜坡隆起区为次生孔隙发育带。
- 南金浩刘少然孙贻铃孔凡顺于东旭林彤
-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
-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凹小型断陷湖盆断陷期重力流沉积演化特征
- 2025年
- 小型断陷湖盆具有源储距离小、储层发育等有利成藏因素,乌北次凹为典型的小型断陷湖盆,断陷期发育铜钵庙组和南屯组地层,成藏砂体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岩心、地震、测井特征识别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等多种沉积类型基础上,以构造-沉积学为指导重建乌北次凹断陷期重力流的构造—沉积演化。结果表明:受断陷期强构造运动影响,乌北次凹湖盆面积不断扩张,东西物源扇体交互、满盆含砂逐渐过渡为陆源扇体局限分布在湖盆周围的沉积格局;重力流沉积也由铜钵庙时期仅湖盆中心发育,逐渐过渡为南屯组大面积展布的特征;洼槽中心铜钵庙组顶部和广泛发育的南屯组的湖底扇沉积成为该区主要的油气储层;精细的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不同时期湖底扇分别为滑塌重力流和异重流2种类型,其有利目标分别为南屯组时期浊积扇体浊积水道和铜钵庙组湖底扇前端浊流砂体。
- 南金浩沙宗伦李跃孔凡顺刘少然侯思宇于东旭
- 关键词:断陷湖盆海拉尔盆地沉积充填
-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箕状断陷油藏富集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箕状断陷受到构造、储层等因素影响,其油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实现乌东油田有效滚动评价及开发,针对乌南次凹箕状断陷油藏缺乏源-储整体成藏序列认识的问题,通过将乌南次凹主要目的层段构造细分,解析各区带地层、沉积、构造等规律认识,明确源岩、地貌、沉积储层、不整合及断层输导等因素对油藏分布有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洼槽区主要发育岩性油藏(湖底扇砂岩油藏),坡折带主要发育不整合油藏,斜坡区则以受断层影响的断块油藏、岩性-断层遮挡油藏为主。在油藏分布及油气富集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油气富集的斜坡区中带开展多层系立体评价,在油气丰度较低的其他区带开展多井型非常规致密储层动用探索,可有效指导区域评价,支撑乌东油田的稳产上产。
- 南金浩黄伟刘少然于东旭孔凡顺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