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6例经验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治疗。自早期临床应用至今已有25年历史,国外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加,现将我院1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993年5~7月,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6例,男性15例,女性1例。息者年龄45~70岁(平均59.3岁)。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症2例,吸烟12例,16例患者术前均有严重心绞痛,11例有心肌梗塞。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6人),Ⅱ(6人),Ⅲ(3人),Ⅳ(1人)。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左心导管检查,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16例息者均为三支病变,左室射血分数为56%~81%(平均为67.5%)。
- 张明杰刘丹丹万松张松林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外科治疗(1例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被引量:1
- 1995年
- 1例主诉活动后气短3年的病人经核素扫描和肺动脉造影,诊断为慢性肺血栓栓塞。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血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取出高度机化的血栓。病理检查证实了上述诊断。术后病人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随访显示心功能由术前的Ⅳ级(NYHA分级标准)改善到Ⅱ级。结合此病例回顾了有关文献,对慢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 蔡浙青刘丹丹万松廖松林
- 关键词: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剥脱术
-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换瓣术后心源性休克2例报告
- 1993年
- 我科自1991年11月至1992年8月行经度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PIABP)7例(使用KONTRONM 7000型反搏泵),其中换瓣术后心源性休克病人2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39岁,发病23年,因第3次心衰于1992年1月入院。体检: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心前区震颤,心界扩大,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P_2亢进,肝肋下4 cm,剑突下7 cm,腹水征(+),双下肢浮肿。X线片:肺淤血,心胸比率0.75。ECG:房颤,右室肥厚。B超:淤血肝,腹水,左胸腔积液。UCG:左右房及右室明显增大,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3 cm^2),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于1992年3月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环缩成形术。术中见二尖瓣叶重度钙化,硬韧如骨。术后25小时突发室速并转为室额,体外电除颤及心脏按压、静推利多卡因等药,并立即行胸内心脏按摩。关胸后病人神志恢复,但BP9.3/5.3kPa(70/40mmHg),无尿,术后32小时开始应用IABP(30ml球囊导管),术后56小时死亡。
- 万松刘丹丹张松林陈宝田
- 关键词:休克心源性球囊反搏
-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被引量:5
- 1994年
- 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2月,应用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11例,成功6例,死亡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后7例,结合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4例;心内直视术后4例,成功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认为IABP可有效拮抗再灌注损伤。
- 万松刘丹丹郭静萱毛节明陈明哲陈宝田张澍张松林
- 关键词:休克心源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