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芳羽

作品数:52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9篇五龙鹅
  • 13篇日粮
  • 8篇消化率
  • 7篇苜蓿
  • 6篇苜蓿粉
  • 5篇蛋白
  • 5篇羊草
  • 5篇营养
  • 5篇饲料
  • 5篇纤维素分解
  • 5篇纤维素分解菌
  • 5篇分解菌
  • 4篇氮代谢
  • 4篇提纯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热休克蛋白7...
  • 4篇纤维素
  • 4篇消化代谢
  • 4篇秸秆

机构

  • 35篇莱阳农学院
  • 17篇青岛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2篇龙芳羽
  • 46篇王宝维
  • 35篇张旭晖
  • 30篇杨志刚
  • 30篇王雷
  • 26篇张名爱
  • 22篇刘光磊
  • 19篇贾晓晖
  • 12篇吴晓平
  • 12篇荆丽珍
  • 9篇魏笑笑
  • 8篇孙健
  • 7篇于世浩
  • 7篇岳斌
  • 7篇张旭辉
  • 6篇王亚超
  • 5篇张倩
  • 4篇吴晓平
  • 4篇张伟
  • 3篇范永存

传媒

  • 3篇中国奶牛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第二届中国水...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家禽科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3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动物消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近年来,同位素示踪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对生物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由于灵敏度高,试验周期短,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简化操作程序,可在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进行,可区分体系中原有分子和新加入的分子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主要用于添加物代谢与吸收的研究、肠道吸收与体外摄取评定、体内转移与分布1、5N示踪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比较研究中.阐述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发展情况、优缺点、基本工作程序以及在动物消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龙芳羽王宝维张旭晖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技术生理条件
共轭亚油酸对鹅抗氧化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CLA)添加水平对五龙鹅抗氧化性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用1日龄五龙鹅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8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CLA(0.0、5.0、15.0和25.0g/kg),以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试验期8周,测定并观察其在第2、4、6和8周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0g/kgCLA时,能够显著提高鹅血清T-SOD活性(第6、8周龄)和血清(第6周龄)及肝脏组织中(第8周龄)T-AOC(P<0.05);添加15.0g/kgCLA,对鹅血清T-SOD,GSH-Px(第6、8周龄)活性及血清及肝脏T-AOC均有一定提高作用;而当添加水平为25.0g/kg时,对T-SOD,GSH-Px活性和T-AOC均有一定降低作用;不同添加水平CLA均能明显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P<0.05)。本试验条件下,5.0g/kgCLA添加组对于提高和改善鹅的抗氧化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状况效果最佳。
张旭晖王宝维王雷龙芳羽杨志刚刘光磊
关键词:CLA抗氧化功能脂质过氧化
青贮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使人们对我国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对青贮饲料的概况、制作原理及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与分析。特别是在工艺要求与设备配套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对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工艺和设备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进行了科学、细致地阐述。为青贮饲料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魏笑笑王宝维刘志杰龙芳羽张旭晖
关键词:青贮饲料青贮设备
饲料纤维素酶研究进展与应用
2006年
饲料纤维素酶是开发和利用纤维素作为动物营养源的关键,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饲料纤维素酶将在未来的畜禽生产中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明显改善饲料品质,降低饲料消耗,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并有效降低胃肠疾病的发生等。本文就饲料纤维素酶的特性、功能、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旭晖王宝维龙芳羽赵艳玲
鹅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对鹅营养吸收影响的研究
为探讨日粮中鹅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的不同添加水平对鹅消化吸收的影响。选取8月龄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1组为对照组添加未发酵秸秆13.5%;2~8组为试验组添加的发酵秸秆含量分别为19.60%、23....
龙芳羽王宝维张名爱荆丽珍岳斌张旭晖
关键词:发酵秸秆
文献传递
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龙芳羽王宝维贾晓晖张荣俊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畜牧业基因突变检测后基因组计划DNA芯片基因组文库
β-防御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阳离子多肽。它具有抗细菌、真菌、螺旋体和部分带囊膜病毒及杀伤肿瘤细胞等多功能效应,在解决细菌耐药、抗病毒、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肿瘤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一般不产生耐药性,因而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就β-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理、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张伟朱连勤赵风立龙芳羽
关键词:Β-防御素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
共轭亚油酸对五龙鹅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1日龄五龙鹅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共轭亚油酸(CLA)水平为0.0、5.0、15.0和25.0 g/kg的日粮,通过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增重(BWG)、采食量(FI)、料重比(F/G)、腹脂率(AFP),以及与脂质代谢有关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水平CLA日粮对五龙鹅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0g/kg和15.0 g/kg CLA,对五龙鹅BWG无显著影响(P>0.05),能够显著降低FI和F/G(P<0.05);显著降低AFP和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或P<0.01),增加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HDL-C/LDL-C)(P<0.05)。日粮中添加25.0g/kg CLA,极显著地降低了FI和AFP(P<0.01),对血清TG、TC、HDL-C、VLDL含量和HDL-C/LDL-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适宜添加CLA对五龙鹅的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具有很好的促进和调节作用,即在五龙鹅的整个生长期内,CLA添加量不高于15.0 g/kg时,不但能在不影响BWG的前提下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够通过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脂质代谢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过多添加CLA(25.0 g/kg)会使五龙鹅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王宝维张旭晖王雷杨志刚龙芳羽于世浩王亚超魏笑笑荆丽珍刘光磊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生长发育脂质代谢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M114925和AM114924),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贾晓晖王宝维王雷李桢张名爱吴晓平刘光磊杨志刚龙芳羽张旭晖
关键词:MHC五龙鹅分子进化树同源建模
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鸡、鸭等的IGF-Ⅰ基因5’调控区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从五龙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得到长796bp的序列。五龙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与鸭、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8.1%、93.0%,充分显示了IGF-Ⅰ基因在进化上的高保守性;与鸭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7处碱基插入;与鸡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3处碱基插入。对其序列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发现,共有5种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王雷王宝维贾晓晖杨志刚刘光磊张名爱张旭晖龙芳羽
关键词:IGF-I基因克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