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真 作品数:25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乏氧环境下HO-1诱导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谭启杏 许译方 陈静华 覃庆洪 练斌 黄真 莫钦国关键词:乏氧 HO-1 乳腺癌 迁移 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的术式、手术时机及获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22年 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能使一部分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得到生存获益。乳腺癌的原发病灶切除手术包括对乳房病灶的处理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乳房病灶的处理主要包括保乳、乳房全切两类手术,而腋窝的处理方式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清扫术。初诊Ⅳ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手术的术式应尽量达到手术切缘阴性,尽可能最大范围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要考虑手术带来的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等。目前尚无头对头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灶手术切除的时机,更多专家倾向于在系统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再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术前系统治疗的时间为4~8个月或至疾病的最大缓解。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获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及病情、手术切缘情况、肿瘤转移部位及数量、肿瘤分子分型等,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的适合人群为年轻、病情轻、合并症少、激素受体阳性,仅骨转移且能确保切缘阳性的患者。 谭启杏 黄真 莫钦国关键词:肿瘤手术 手术术式 乳腺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引导空心针穿刺活检与麦默通活检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指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恶性增殖,但未超出周围基底膜的恶性病变,有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超声引导空心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和麦默通(Mammotome,MMT)活检,探讨两种活检方法在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8-01-2017-12-3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1例DCIS女患者临床资料(96个乳腺病灶)。根据超声活检方法不同分为CNB组和MMT组。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NB和MMT两种方法对DCIS术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96个乳腺病灶的超声BI-RADS 4类占96.88%(93/96),3类占3.12%(3/96)。超声引导活检病灶CNB组52个,MMT组44个,与术后病理比较,96个病灶活检病理阳性率为92.71%(89/96),假阴性率7.29%(7/96)。CNB组活检病理结果为DCIS 34个,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1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1个,乳腺增生3个,乳腺导管重度不典型增生2个;CNB组活检阳性率88.46%(46/52),假阴性率11.54%(6/52)。MMT组活检病灶的病理结果为DCIS 37个,DCIS-MI5个,小叶原位癌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1个;MMT组活检阳性率97.72%(43/44),假阴性率2.27%(1/44)。CNB组和MMT组活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结论超声引导CNB和MMT活检在DCIS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对DCIS早期诊断具有关键的辅助作用。对于高度可疑DCIS的病灶超声引导活检建议采用CNB,更有利于活检诊断DCIS后外科制定完整切除病灶的诊断、治疗方案。 周亚芳 陈雅雯 曾琪 韦英能 杨伟萍 黄真 覃庆洪 练斌 韦长元关键词:导管原位癌 超声引导 活检 病理诊断 赖氨酰氧化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乳腺癌常规预后指标比较,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56例正常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OX mRNA与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相应组织中LOX蛋白及HIF-1α的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X mRNA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14%、32.14%、25.00%,乳腺癌组织中LOXmR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1);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21%、26.78%、20.00%,乳腺癌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LOX mRNA及LOX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期乳腺癌LOX mRNA及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均<0.01),但在不同年龄及肿瘤大小患者的癌组织中LOX mRNA及LOX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X蛋白的表达与HIF-1α呈正相关(r=0.368)。结论 LOX蛋白及LOX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LOX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LOX高表达的乳腺癌其恶性程度更高,更易发生远处转移;HIF-1α与LOX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杨华伟 刘剑仑 蒋奕 唐玮 韦薇 黄真关键词: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1例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确诊乳腺癌患者人数的9.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为46.9岁;瘤体较大,肿瘤直径>5 cm的占21.6%(24/111);临床分期以Ⅱ、Ⅲ期为主,其中Ⅱ期59.5%(66/111),Ⅲ期29.7%(33/111)。67例(60.4%)患者伴腋窝淋巴结转移,40例(36.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对患者的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发病年龄轻,临床分期较晚,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 刘剑仑 王日华 韦薇 杨华伟 蒋奕 黄真关键词: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病灶植入粒子3~32粒,平均13粒。43例患者的5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39个,部分缓解13个,疾病稳定2个,总有效率为96.3%。17例有局部疼痛的患者疼痛均缓解,疼痛缓解率为100%。术后随访14~60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全组患者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2%、53.7%和1.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67.4%和37.2%。全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植入放射性粒子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仅有5例患者出现皮肤反应。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种重要选择。 义富翔 于滢华 韦长元 杨伟萍 覃庆洪 谭启杏 莫钦国 黄真 练斌关键词: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近距离放射治疗 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观察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医师32例(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与案例教学法(16例)联合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观察组(16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考核成绩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教学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黄真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乳腺外科 住院医师 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73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出科成绩及评价资料,其中,对照组42名规培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31名规培生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总分为(84.03±4.92)分,对照组为(79.45±5.7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练斌 韦长元 杨伟萍 覃庆洪 黄真 于滢华 谭启杏 莫钦国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乳腺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回顾性分析 教学评价 满意度调查 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8年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的常见病,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37.86/10万,严重危害女性的心身健康[1、2]。目前,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已经进入规范化和个体化相结合的精准医学时代。本文就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黄真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治疗 南宁市20472名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调查南宁市35-70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方法对南宁市20472名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CB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B ultrasound,BUS)及乳腺钼靶检查(mammography,MG)“三阶梯”模式进行乳腺癌筛查,所有病变诊断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标准。结果20472名参检妇女中,共检出乳腺癌16例,总检出率为78.15/10万。其中35-3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5.74/10万;40-4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1.36/10万;45-4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69.34/10万;50-5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4例,检出率为130.98/10万;55-5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137.11/10万;60-70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117.86/10万。结论南宁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乳腺临床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quot;三阶梯&quot;筛查模式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在广西地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模式推广应用。 唐玮 刘剑仑 杨华伟 赖少侣 蒋奕 黄真 韦薇关键词:乳腺肿瘤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