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容海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4例混合型肝癌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 2021年
-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以及含有以上两种细胞成分的混合型肝癌(cHCC-CC,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混合型肝癌在临床较少见。尽管混合型肝癌早在在1949年有报道,但由于临床少见,且存在两种肿瘤细胞成分及分化程度等差异,其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手术治疗预后等一些系列问题尚不明了,各个中心看法差异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0-2019年接受外科手术的34例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术后随访情况,以总结混合型肝癌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 李宝亮黄容海蒋力
- 关键词:肝癌手术疗效
- lncRNA MNX1-AS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功能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运动神经元和胰腺同源盒1反义RNA1(lncRNA MNX1-A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MNX1-AS1在结直肠癌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NX1-AS1在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MNX1-AS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MNX1-AS1 siRNA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抑制MNX1-AS1的表达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NX1-A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MNX1-AS1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干扰SW480细胞中MNX1-AS1的表达后,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均下降(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细胞中cyclin D1、CDK4和MMP7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MNX1-A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调控cyclin D1、CDK4、MMP7蛋白的表达可能是MNX1-AS1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之一。
- 张维张珂蒋力黄容海鲁岩赫嵘李勤涛李宝亮贾哲王杨
- 关键词:结直肠癌增殖细胞周期
- 单个移植中心连续41例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我院41例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连续完成的41例肝移植病例,统计生存率,分析死亡原因、并发症情况和再移植原因。结果本组1年、3年、5年实际生存率达到95.00%、87.50%、81.96%。终末期肝病组1、3、5年生存率96.15%、92.31%、88.46%,肝癌组1、3、5年生存率92.86%、78.57%、70.71%。结论肝癌复发、胆道铸型综合征、原发疾病复发、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是影响本组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 蒋力张珂穆毅黄容海鲁岩赫嵘丁振昊刘垚李传胜李宝亮毛羽
- 关键词:肝移植预后生存率
- 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其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病例254例患者分别统计感染发生频率、部位、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最多,其次为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死亡组病例在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计数及比例、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病例在伴有并发症、进行侵袭性操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院内感染方面均显著多于存活组;死亡组病例在血清钠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和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院内感染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维燕王晓杰黄容海刘志达马捷申戈成军
-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感染
- 应用吲哚青绿试验与血栓弹力图替代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分析定量评估肝储备功能
- 2014年
- 目的应用吲哚青绿实验与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替代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分析,建立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并与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了解其在肝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本科室行肝部分切除术肝占位病变的患者共55例,测量PHCASGPR+、ICGR15、EHBF、R值与K值,建立以PHCASGPR+为因变量(Y),ICGR15、EHBF、R值与K值为自变量(Xn)的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与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 Child-Pugh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56.67%,Y值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84.62%(χ2=5.374,P=0.020);ChildPugh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准确率为76.00%,Y值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准确率为96.55%(χ2=5.400,P=0.020)。结论建立的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能够更全面评价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
- 张珂蒋力贾哲李宝亮赫嵘黄容海鲁岩李勤涛丁振昊郭立民穆毅
- 关键词:肝储备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血栓弹力图CHILD-PUGH评分
- 无创模型预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分析预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指标,并建立模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方法 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294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两组,即无或轻度曲张组、中重度曲张组.对肝脏硬度值、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比值、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Child-Pugh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有效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方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并确定界值.结果 建立的无创预测模型受试者运行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以积分0.898为界值,诊断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9.2%. 结论 由肝脏硬度、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Child-Pugh评分五个无创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准确、敏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李勤涛蒋力张珂黄容海鲁岩郭立民赫嵘贾哲李宝亮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LOGISTIC回归模型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脂联素及其受体2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伴发MS患者的肝脂肪变、纤维化和炎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分为MS组(65例)和非Ms组(7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i)水平,并比较血清酶学、糖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水平以及HBeAg阳性率等指标是否有组间差异。结果CHB伴发MS患者血清酶学、糖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水平以及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MS组。体重指数和稳态模型评估指数是CHB伴发M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B患者伴发的M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肝脏脂联素表达水平与CHB伴发MS患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 黄容海蒋力张珂鲁岩赫嵘丁振昊李勤涛郭立民李宝亮贾哲张维燕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脂联素代谢综合征
- 双极电凝钳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 2014年
- 目的 比较传统钳夹法与双极电凝钳两种方式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拟行脾切断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双极电凝钳组(n=30)和传统钳夹组(n=30).以手术时间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间为次要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配对良好.分析显示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传统钳夹组[(4.21±0.57)h比(5.21±0.54)h; P<0.05].双极电凝钳组术后出血倾向、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双极电凝钳的使用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出血倾向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双极电凝钳在手术操作中更为简便并节省成本.
- 贾哲张珂黄容海丁振昊鲁岩赫嵘李宝亮李勤涛郭立民蒋力
- 关键词:双极电凝钳脾切除术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
- 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机体内的各项体液免疫指标(血清中的Ig A、Ig G及Ig M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Ig A、Ig G及Ig M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Ig A、Ig G及Ig M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机体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CD3^+、CD4^+、CD4^+/CD8^+及NK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采取超声引导下LRFA辅助治疗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及减少预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丁振昊蒋力张珂黄容海
- 关键词:晚期肝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急性阑尾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2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因HIV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功能受损,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发生感染及肿瘤的几率升高,其中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感染,甚至高于HIV感染合并的机会性感染。
- 李宝亮黄容海贾哲张珂赫嵘鲁岩郭立民王杨李勤涛张维蒋力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急性阑尾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感染免疫功能降低机会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