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修锟 作品数:24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IP-10与IL-17A作为牛结核病诊断的分子标识的初步验证 <正>本研究以临床结核病阳性牛和人工感染牛为试验对象,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经牛结核菌素(PPD-B)或重组CE蛋白刺激后,用荧光定量PCR和夹心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IL-12A、IL-17A、IP... 隋修锟 高新桃 鑫婷 贾红 朱鸿飞关键词:结核病诊断 TNF 外周血淋巴细胞 IP-10 文献传递 表达山羊淋巴细胞活化分子的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表达山羊淋巴细胞活化分子的细胞系,其为导入携带有山羊SLAM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Vero‑E6细胞系。本发明成功构建了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山羊SLAM受体的Vero‑E6细胞系,接种小反刍兽疫病料后... 侯绍华 金红岩 封家旺 姜一曈 贾红 梁瑞英 隋修锟文献传递 四株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为掌握安徽省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其与鸡新城疫各分离株的相互关系,对从安徽省不同鸽场鸽病料中分离的4株病毒(AH-2012、AH-2012-1、AH-2012-2、AH-2012-3),采用RT-PCR、血清学试验及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分离株均具有血凝性,并能使NDV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PCR扩增出F基因特异性目的片段,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4.8%;与传统的鸡源新城疫病毒标准株LaSota、F48E9的同源性较低,相似性约为80%;F基因编码蛋白的第112~117位氨基酸序列为R-R-Q-K-R-F。结果表明,这些毒株为鸽Ⅰ型副黏病毒,属于基因Ⅵ型。 隋修锟 李刚 李铁 吴迪 程朝飞 陶春爱 黄华欣关键词:F基因 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75/1株重组H蛋白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一种高度危害性传染病,其主要感染山羊、绵... 隋修锟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 H基因 杆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文献传递 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2014年 旨在构建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蛋白的核酸疫苗,并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利用RT-PCR扩增了PPRV的H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然后转染鸡胚成纤维(CEF)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H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因子检测评价该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并且能够在CEF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后,pcDNA3.1-H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DNA疫苗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刺激指数(SI)均高于空载体和PBS免疫组,并且能够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4。因此,制备的DNA疫苗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文超 隋修锟 金红岩 梁琳 王文泉 李刚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 DNA疫苗 H基因 免疫原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制备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单抗及临床抗体水平监测,通过在线软件分析PPRVNigeria75/1株M蛋白可能包含的B细胞线性表位位点,结合可溶性预测,设计1对引物,扩增303bp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用IPTG诱导表达,纯化,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制备特异性单抗及包被抗原用于PPRV抗体水平监测奠定了一定基础。 黄华欣 李刚 史利军 赵占中 王勇 金红岩 李文超 陶春爱 隋修锟关键词:小反刍兽疫 M蛋白 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小反刍兽疫病毒受体细胞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为建立一株稳定表达山羊淋巴细胞活化分子(signaling lym 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SLA M)的细胞系,给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机制、病毒的分离和疫苗生产等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PCR扩增了SLAM基因,并将其胞外区连接至pD isplay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Displayg SLAM;利用p Display载体的G 418抗性及抗SLAM单克隆抗体,筛选表达gSLAM的Vero-E6细胞系,对该细胞系进行PCR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鉴定。采用该细胞系分离PPRV,并与Vero-E6细胞同时吸附PPRV分离株和疫苗株病毒后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筛选出表达g SLAM的Vero-E6细胞系gSLAM/Vero-E6,并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出gSLAM基因。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鉴定,gSLAM基因成功表达在细胞膜上,并分离出一株PPRV。gSLAM/Vero-E6细胞系和Vero-E6细胞同时吸附PPRV分离株和疫苗株后,gSLAM/Vero-E6细胞系较Vero-E6细胞产生更明显的细胞病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gSLAM/Vero-E6细胞系对PPRV是高度敏感,为PPRV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试验材料。 金红岩 封家旺 梁琳 赵玲娜 隋修锟 史利军 侯绍华 李刚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 细胞系 小反刍兽疫病毒M基因截短表达及鉴定 2012年 目的将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基因截短表达后用于特异性单抗制备及临床抗体水平检测。方法:用在线分析软件BepiPred分析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潜在的B细胞线性表位,以本实验室构建的pCR2.1T-PPRV M质粒为模板,扩增三段截短的M基因,纯化后的PCR产物分别与克隆载体pCR2.1T连接,筛选出的阳性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ET-32a(+)及pGEX-6p-1连接,再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3)菌株诱导表达,并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PCR产物电泳,得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片段。对连接克隆载体及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双酶切后,均出现与预期一致的片段,DNA测序表明,插入片段序列与小反刍兽疫Nigeria75/1株M蛋白基因完全一致。重组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证明所构建的重组蛋白均获得高效表达,并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成功表达了小反刍兽疫截短M基因的蛋白,为制备特异性单抗及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奠定了一定基础。 黄华欣 李刚 王勇 金红岩 陶春爱 程朝飞 隋修锟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 M基因 牛分枝杆菌MarP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019年 为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牛分枝杆菌(M.bovis)抗酸蛋白酶(MarP)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了MarP蛋白的胞浆区,并以β-casein为底物、DTT为抑制剂检测MarP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具有活性的MarP蛋白免疫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并加入饲养层细胞轻轻摇匀分装于96孔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10 d,通过IFA和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进行亚克隆,制备能分泌针对MarP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MAb与重组表达和天然的MarP蛋白的反应性。结果显示,重组表达的MarP具有良好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能够在12 h内将30μg的β-casein酶解完全,DTT能够抑制MarP的酶活性。具有活性的MarP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5株针对MarP的MAb,均能够特异性识别重组和牛分枝杆菌天然表达的MarP蛋白的线性表位,而不与大肠杆菌(E.coli)和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的蛋白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arP蛋白及MAb,为进一步研究MarP的作用底物及其在牛分枝杆菌抗酸胁迫中作用机制提供了必备材料。 林伟东 隋修锟 王召阳 贾红 贾红 王海春 朱良全 朱良全关键词:牛分枝杆菌 抗酸 丝氨酸蛋白酶 牛分枝杆菌PPE68与Mb1230以及PPE57和PE-PGRS35的表达纯化及其在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019年 为筛选和评估牛分枝杆菌毒力菌株与卡介苗(BCG)基因差异区域(region of differences,RD)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本研究表达了牛分枝杆菌RD1区的PPE68、RD9区的Mb1230、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并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结核病阳性牛和健康牛血清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M和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在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潜力。结果显示,在结核病阳性牛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3%、43%、50%和30%,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0%、10%、36%和33%。结果表明,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有潜力作为牛结核病血清学检测的候选抗原,用于牛结核病的诊断。 李明 张雅娜 林伟东 隋修锟 贾红 贾红 侯绍华 姜一曈 朱鸿飞 朱鸿飞关键词:牛分枝杆菌 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