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意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14例患者分成两组,缝合器组108例,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传统手术组106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程度、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性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缝合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和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并且缝合器组术后切口愈合好,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是一种可靠的包皮环切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陶佳意吴华却晖王斌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 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创伤中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在全身不同部位损伤中发病率略低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由于患者多处于深昏迷或昏迷时间〉12h,其病情重,变化快,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长时间精心护理,护理难度大,对护理人员要求高。本院神经外科于2009—04—2012—05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付灵芝邓欣莲盛瑞玲陶佳意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观察护理
-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效果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预防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每组12只。IR组和CUR组先切除右肾,游离左肾蒂,钳夹左肾蒂45 min后放开。CUR组在钳夹左肾蒂前2 h给予姜黄素100 mg/kg溶于0.1%二甲基亚砜1 mL中,注入腹腔。再灌注24 h后沿原切口进入,分别取下腔静脉血和切除左肾。下腔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取左肾组织匀浆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CUR组血清Cr、BUN均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的血清Cr、BUN值在再灌注24 h后均下降(P均<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肾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与Sham组比较,IR组肾小管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CUR组肾小管损伤减轻明显。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IRI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减轻IRI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陶佳意米华莫曾南黄伟华梁艺耀黄海鹏李生华陈凯
-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姜黄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膀胱癌的CT及MRI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探析CT及MRI检查在膀胱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临床病理确诊的59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与MRI诊断,对比CT和MRI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MRI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93.22%、94.29%显著高于CT的69.49%、65.71%(P<0.05)。CT上病灶呈菜花状、乳头状、丘地状,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部分可见钙化组织;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强化,延迟扫描以充盈缺损为主。MRI显示腔内型T1等信号,T2高信号,浸润型和腔外型T2上局部膀胱壁信号带连续性欠佳。17例增强扫描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MRI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对临床确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王斌陶佳意
- 关键词:膀胱癌CTMRI影像学表现
- 姜黄素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过程中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肾脏IR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功能损害的原因。研究证实姜黄素...
- 陶佳意
-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姜黄素预处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姜黄素
- 文献传递
- 肾上腺腺瘤样瘤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A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10例肾上腺A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免疫组化标记物重点分析新型间皮肿瘤标记物DAB2和SOX6的表达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并与4例腹膜恶性间皮瘤、5例淋巴管瘤及18例腹膜腺癌(6例转移性腺癌和12例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对比分析。结果:肾上腺AT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排列呈血管瘤样、囊性、实性及乳头状。肿瘤细胞无明显的有丝分裂活性或核多形性,未观察到坏死。10例肾上腺AT和4例腹膜恶性间皮瘤均不同程度表达DAB2、SOX6及传统的间皮肿瘤标记物。5例淋巴管瘤均不表达DAB2和SOX6。6例腹膜转移性腺癌中2例局部表达SOX6,6例均不表达DAB2。12例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中10例表达SOX6,12例均不表达DAB2。DAB2和SOX6在肾上腺AT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高于腹膜腺癌,其中DAB2在二者中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0例AT病例中有6例经过6~48个月观察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AT是一种罕见的间皮源性良性肿瘤。DAB2和SOX6是两种新型的间皮肿瘤标记物,可以作为间皮源性肿瘤的辅助免疫组化标记物。
- 岑红兵曹钟赵建红陶佳意黄蓉余蕾秦灵芝
- 关键词:肾上腺腺瘤样瘤
- 血清C反应蛋白预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预测其发生急性尿潴留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前列腺增生的门诊患者,首次确诊即测量血清hs-CRP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并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检测。随访1年,比较发生尿潴留患者和未发生尿潴留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2组各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人工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尿潴留的能力。结果 830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随访1年内,共有52例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尿潴留患者血清hs-CRP平均值为(3.26±1.35)mg/L,未发生尿潴留患者血清hs-CRP平均值为(1.21±0.4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hs-CRP、IPSS评分、Qmax、PV对预测急性尿潴留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预测急性尿潴留的临床价值高于Qmax、PV(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hs-CRP可作为预测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指标之一,联合应用hs-CRP、IPSS评分、Qmax、PV可以提高预测尿潴留发生的准确率。
- 陶佳意却晖王斌张劲松柳琦刘辉勇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促进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42例拟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2例,手术完成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均匀涂抹切口,以后每日换药时涂抹;对照组170例,不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观察术后两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平整率。结果: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切口平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可以加快包皮手术切口的愈合,抑制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
- 陶佳意却晖王丽张劲松柳琦刘辉勇
-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包皮环切术外用切口愈合
- 杯型举宫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前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时,将子宫完全切除,暴露子宫韧带、子宫血管及阴道穹隆的方法多采用阴道填塞纱布.笔者采用杯型举宫器行子宫全切术与同期行阴道内填塞纱布子宫切除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袁晓雁刘秀琴陶佳意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硫酸镁湿敷治疗包皮环切术后水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25%硫酸镁湿敷对于包皮环切术后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92例已行包皮环切术后第3天换药包皮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术后给予抗感染、镇痛及抗勃起药物外,另给予25%硫酸镁湿敷5d;对照组42例,给予0.9%氯化钠湿敷,其余处理与观察组相同.5d后观察并记录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观察组45例(90.0%,45/50)治疗有效,对照组30例(71.4%,30/42)治疗有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硫酸镁湿敷对于加快包皮环切术后水肿消退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陶佳意却晖张劲松彭卫星柳琦胡国鹏
- 关键词:硫酸镁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