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司汉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生物化学
  • 3篇教学
  • 2篇项目化教学
  • 2篇课程
  • 2篇护理
  • 2篇高职
  • 2篇高职护理
  • 1篇胆固醇
  • 1篇虚证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生长...
  • 1篇血症
  • 1篇医护
  • 1篇营养
  • 1篇院校
  • 1篇症状
  • 1篇肾病
  • 1篇肾气
  • 1篇肾气虚

机构

  • 10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乐山市市中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路康医...

作者

  • 10篇陈司汉
  • 2篇蒲强红
  • 1篇杨小东
  • 1篇周炳荣
  • 1篇盛天昕
  • 1篇阮凤
  • 1篇胡秋芳
  • 1篇杨华
  • 1篇黄泓轲

传媒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现代盐化工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泡微结石症1例家系基因分析
2022年
肺泡微结石症(PAM)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以磷酸钙盐颗粒在双肺肺泡内沉积为特征。目前研究发现PAM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发病,其中以磷酸钠协同转运蛋白抗原(SLC34A2)基因突变为主,但文献报道的基因突变位点各国略有不同,为进一步探讨中国PAM患者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收集了1例PA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测序法对家系成员进行SLC34A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发现患者与父亲有SLC34A2基因外显子8突变,即c.910A>T(p.K304X);患者与母亲有SNP位点2个突变即外显子13的3′-UTR区和内含子12 c.1363T>C(p.Y455H)同时出现突变。SNP的两个位点同时突变属于新的突变类型,目前文献中尚未报道。中国PAM患者突变位点更倾向于外显子8,是否存在SLC34A2复合杂合突变致病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胡秋芳张娟盛天昕杨小东陈司汉
关键词:肺泡微结石症基因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
喹硫平与齐拉西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初诊或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疗效不显著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喹硫平(n=25)与齐拉西酮(n=25)2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应用PANSS、MMES分别评定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结果共40例临床稳定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喹硫平19例,齐拉西酮21例)。治疗前,喹硫平与齐拉西酮2组的PANSS总分及子项目得分与MMSE总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喹硫平与齐拉西酮都能明显降低PANSS总分与子项目得分,但升高MMSE总分(P<0.05);且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喹硫平与齐拉西酮均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障碍,且两者疗效无差异性。
蒲强红王俊陈司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喹硫平齐拉西酮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实例和现代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狠抓实验教学管理和考核,优化教学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陈司汉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构想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目标确立、项目内容制定、项目任务开展等步骤,提出项目化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探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陈司汉
关键词:《生物化学》项目化教学设计高职护理
降脂茶调散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降脂茶调散降胆固醇作用。方法: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饲喂高脂饮食造高胆固醇血症,造模期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另一组处理组给予降脂茶调散水煎剂。结果:降脂茶调散并不影响ApoE-/-小鼠的体重与血糖,明显降低LDL-C,TC水平,但不显著影响HDL-C,TG水平。结论:降脂茶调散具有降胆固醇作用。
蒲强红周玲陈司汉
关键词:中药高胆固醇血症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升高职医护培养效能被引量:2
2021年
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生物化学"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素养及能力非常重要。首先介绍了高职医护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次阐述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分析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陈司汉
关键词:课程改革
肾康宁胶囊对显性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证病情进展的延缓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肾康宁胶囊对显性糖尿病肾病(DKD)脾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片,1片/d,和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1)。观察组西药使用同对照组,并服用肾康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24周或至Ⅴ期,并进行24周随访。记录治疗期和随访期病情进展至Ⅴ期的患者数量,或肌酐(SCr)翻版倍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进行治疗前后脾肾气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GF-β_1,NF-κB和PDGF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为57.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6.539,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为85.51%,对照组为65.22%,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高于对照组(χ~2=7.649,P<0.01);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5.94%,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Alc,24 h Upr,BUN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Hb,ALB和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TC和T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GF-β_1,NF-κB和PD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康宁胶囊内服治疗DKDⅣ期患者,能改善脾肾气虚证症状、减轻蛋白尿,能调节糖、脂代谢,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对DKD病情起到延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血清TGF-β_1,PDGF,NF-κB等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陈司汉柳尧曾炎阮凤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高职护理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构想被引量:2
2016年
临床营养护理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根据职业能力的分析、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以"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为理念,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革,重新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本文试图通过高职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高职院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模式,以期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杨华黄泓轲陈司汉
关键词:高职护理项目化教学
基于多芳环多吡啶配体的单功能铂配合物DNA结合研究
2015年
目的验证配体2,4,6-三[二(2-吡啶甲基)-氨甲基苯基]-1,3,5-三嗪(L4)配合物的DNA结合能力。方法合成一个多芳环多吡啶配体2,4,6-三[二(2-吡啶甲基)-氨甲基苯基]-1,3,5-三嗪(L4)。配体(L4)与Pt(DMSO)2Cl2反应得到配合物4,表征配合物,通过紫外、荧光和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4的DNA结合能力。结果紫外和荧光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均可与DNA嵌入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2.1×104M-1、2.78×107M-1。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可使DNA超螺旋形式完全解旋,有效扰乱DNA的二级结构。结论配体2,4,6-三[二(2-吡啶甲基)-氨甲基苯基]-1,3,5-三嗪(L4)配合物与DNA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缓慢结合形成DNA的加合物,并且能够有效扰乱DNA构象。
陈司汉周炳荣
关键词:DNA结合
HPLC法测定拉莫三嗪片的含量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莫三嗪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usilTM C18(250×4.6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解pH值至4.0)(36:64);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拉莫三嗪在0.016~0.061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2%~101.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拉莫三嗪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陈司汉邓俊丰江晓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