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高润
-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苏里格东南部盒8段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 随着油气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石油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低孔、低渗储层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和后备储量新的增长点。低孔、低渗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的特征,不同地区低孔、低渗储层的成因类型也不同,一般有沉积型、...
- 钟高润
- 关键词:盒8段有效储层主控因素
- 文献传递
- 苏里格气田盒8砂体展布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展布以及优势储集体,提高对其含气性的整体认识,提升水平井的实施效率。采用了岩性对比法、沉积旋回法、测井特征分析法、厚度类比以及高程对比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S区盒8段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对比。理清了盒8段砂体展布、叠置关系及连通性特征为盒82下段砂体最为发育,在平面上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片性,盒81下、盒82上段、盒81上段砂体发育面积明显减小。砂体展布是影响水平井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储层物性次之。水平井实施优选区应为在空间上有一定展布规模,砂体连通性、物性均较好的区域。
- 罗丹钟高润杜江民陈兴官夏光禄
- 关键词:小层划分砂体展布测井特征水平井苏里格气田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源储配置关系研究
-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从2006年Williston盆地ElmCoulee油田Bakken组致密油突破7952m3/d,2008年Bakken组致密油实现规模开发,到2010年美国致密油...
- 钟高润张小莉杜江民黄薇郑茜
- 关键词:烃源岩鄂尔多斯盆地
- 油藏条件约束下的测井饱和度解释模型优选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6段为例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藏属于典型致密砂岩油藏,探明石油储量巨大,是延长组最为重要的含油层位,其烃源岩、成藏动力、储层等油藏条件及其匹配关系决定了油藏分布和油气富集。储层含油性评价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储层含...
- 钟高润
- 关键词:烃源岩测井解释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6段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与测井识别被引量:2
- 2023年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和测井识别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问题,探索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主控因素、形成针对性的测井识别方法十分必要.为此,在文献系统调研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储层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是低电阻率油层形成重要原因;(2)成藏动力条件与储层的配置关系直接影响储层含油饱和度,进而影响储层电阻率值,源储配置关系分析在低电阻率油层识别中必不可少;(3)在常规测井参数定性识别,根据试油试产结果,确定低电阻率油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通过交会图技术、可动水分析技术,实现了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定量评价中,W-S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分析结果吻合度最高,适用于研究区长6段低电阻率油层饱和度计算.
- 钟高润钟高润郭京哲李硕李亚军卢俊辉
-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以陇东地区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致密储层成岩相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综合分析得出,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压溶作用,成岩相类型有绿泥石薄膜残余粒间孔相、不稳定组分溶蚀孔相、弱溶蚀微孔相、伊利石胶结致密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成岩作用、储层岩性、颗粒的矿物成分对测井响应结果均有影响,在对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密度测井识别成岩相的方法,结合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辅助以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测井曲线,连续定量识别储层成岩相,建立了相应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图版。利用该图版对L47井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结合薄片鉴定结果,验证了图版的准确性。
- 钟高润张小莉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相
- 致密油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优选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为例被引量:28
- 2016年
- 致密油勘探初期存在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等问题;利用测井资料可定量评价烃源岩.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在测井曲线上常以高伽马、低密度、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高中子孔隙度等特征呈现.论文系统介绍了ΔLogR法和多元回归法两种基于测井资料的烃源岩定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进行预测,并对计算出的TOC数据(TOC_(计算))与实测TOC数据(TOC_(实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ΔLogR法与多元回归法中的双参数模型为较好的预测方法,且ΔLogR法预测结果明显优于多元回归法,优选ΔLogR法为最佳评价方法;并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杜江民张小莉钟高润封从军郭岭张晓龙罗文行
-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源储配置关系测井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源储配置关系是致密油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的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经岩—电关系分析,优选深感应电阻率(RILD)与声波时差(AC)测井参数曲线重叠图法来识别烃源岩,并结合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烃源岩品质评价;同时,开展砂体结构特征研究,并在单井、连井剖面中综合分析烃源岩品质、砂体结构特征、源储配置关系及含油性.研究表明:1)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发育段在深感应电阻率(RILD)与声波时差(AC)测井曲线重叠图上存在明显幅度差,累计厚度一般5~70 m,分布面积达10×104km;岩心分析及测井模型计算TOC值一般2%~20%,平均11.6%,TOC在平面上分布具较强非均质性;基于测试分析数据和实际生产需求,把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分为4类,优质烃源岩:TOC〉10%,中等烃源岩:6%〈TOC〈10%,差烃源岩:2%〈TOC〈6%,非烃源岩:TOC〈2%.2)影响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是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其次是砂体结构,以及砂体与烃源岩之间的距离.一般在优质和中等烃源岩发育区,紧邻烃源岩的块状砂体的每米日产油指数(PI)一般大于2.0 t/m·d,远离优质或中等烃源岩的块状砂体PI一般为1.5t/m·d;不论层状砂体与烃源岩的距离远近,PI一般均为1.0t/m·d.差烃源岩发育区,紧邻或远离烃源岩发育区的块状砂体、层状砂体一般均为差油层或干层.
- 钟高润张小莉杜江民郑茜李航李宁王鹏
- 关键词:烃源岩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重力流的沉积理论,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段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并结合试油结果讨论重力流的地质意义。该区重力流沉积物可分为砂质碎屑流沉积物、液化流沉积物、滑塌岩和浊积岩,其中浊积岩最为发育。构造事件、沉积物力学平衡的破坏是形成该区重力流的主要原因,流体性质的变化促使了不同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的形成。
- 钟高润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重力流
- 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致密油烃源岩测井评价方法被引量:6
- 2015年
-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近系上干柴沟组下段近年来发现了大规模分布的致密油藏,但其源储配置关系尚不明确,急需建立有效的烃源岩评价方法。综合分析烃源岩岩心实验室分析资料及其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声波时差、电阻率及铀为反映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敏感参数,利用Δlg R法与铀-TOC回归拟合法建立了烃源岩定性及TOC含量定量解释模型;同时,探索了利用特殊测井系列岩性扫描测井技术计算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研究表明,铀-TOC回归拟合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烃源岩T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且计算简便,能够为该区致密油烃源岩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岩性扫描测井方法在该区计算TOC含量精度稍低,但该方法不受环境因素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油藏岩性及烃源岩精细解释。
- 郑茜张小莉王国民杜江民张子介钟高润
- 关键词:致密油藏烃源岩测井响应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