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应禄
- 作品数:129 被引量:259H指数:8
-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易并发微量白蛋白尿。同时,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与As、靶器官血管损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行微量白蛋白尿水平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早期预测As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而早期采取适当措施,对于高血压As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改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驹郝应禄李燕萍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永久双腔起搏术后右室电极导管断裂1例报道被引量:1
- 2007年
- 刘燕郝应禄李晓霞王毓华潘云席李燕萍
- 关键词:电极导管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临床特点及早期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临床特点、近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该研究选取该院...
- 郝应禄李燕萍杨娴陶此玲钱宝堂
- Carto-3指导下左心室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及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i tachycardia,VT)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其中PVC 5例,VT 31例,在Carto-3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5例PVC患者射频消融成功率100%,31例VT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复发,最终成功34例,成功率94.4%。结论 Carto-3指导下行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梁梅郝应禄杨明陈鸿云
-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导管消融术
- 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 2018年
- 房颤的常见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这些药物对转复窦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脑卒中有一定疗效。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会出现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大,而且在临床工作中,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科技的进步以及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患者从中受益。本文主要针对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谭伟郝应禄梁梅李艳萍
- 关键词:心房纤颤射频消融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病变的相性研究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br> 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1年9月于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40例,分为冠心病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
- 郝应禄李燕萍杨娴钱宝堂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脉病变冠心病心绞痛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4
- 2007年
- 分析10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原因及处理。结果5例与口服华法令,1例与服用阿司匹林停药不科学有关,另4例与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有关;4例术中预留封闭式负压引流管术后无囊袋血肿形成,另6例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结论:术中预留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可避免术后囊袋血肿形成。
- 梁梅郝应禄李晓霞潘云席李燕萍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器安置术囊袋出血
- 缺血性心脏病代谢治疗进展
- <正>~~
- 郝应禄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万爽力代谢治疗
- 文献传递
- 碎裂QRS波评价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前常规行十二导心电图(ECG)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有无f QRS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1月、6月跟踪随访ECG及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间fQRS变化及心脏形态功能改变情况,平均随访28±7月,随访两组生存时间,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 1fQRS波组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高于无fQRS组,且多支冠脉血管病变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QRS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与无fQR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QRS组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无f RQ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AMI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血管死亡事件,fQRS组生存时间、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4两组PCI术后1月有LVEF增大及LVEDd的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少数患者碎裂减轻或消失。结论 fQRS波为评价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预后提供了另一种新的便捷方法。
- 王锐缪英郝应禄管洪郑丽凤刘艳超顾红梅钱宝堂刘建平
- 关键词:碎裂QRS波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 <正>~~
- 郝应禄
-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急诊处理急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胺碘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