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煜

作品数:89 被引量:508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肿瘤
  • 13篇成像
  • 12篇血管
  • 10篇心脏
  • 10篇MRI
  • 10篇磁共振
  • 9篇动脉
  • 9篇手术
  • 9篇子宫
  • 8篇血管生成
  • 8篇病理
  • 8篇磁共振成像
  • 7篇妊娠
  • 7篇肿瘤血管
  • 7篇肿瘤血管生成
  • 7篇瘤血管
  • 6篇胎儿
  • 6篇肺癌
  • 5篇心肌
  • 5篇栓塞

机构

  • 42篇浙江大学医学...
  • 3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中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桐乡市第一人...

作者

  • 88篇邹煜
  • 11篇马量
  • 10篇张敏鸣
  • 9篇倪一鸣
  • 9篇李奎
  • 5篇王洪柱
  • 5篇张晓丹
  • 5篇暴忠坤
  • 5篇王丽君
  • 5篇李伟栋
  • 4篇张祎
  • 4篇汪启东
  • 4篇许顺良
  • 4篇金涛
  • 4篇吴丹
  • 4篇徐琼
  • 3篇周华
  • 3篇徐剑钦
  • 3篇陈民利
  • 3篇徐孝平

传媒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浙江医学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2016年浙...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假性动脉瘤六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发病时间、诱因、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4例为产后或流产后,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例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6例患者的症状均为阴道流血,其中5例经急诊入院;3例表现为反复阵发性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咳嗽后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流产后少量阴道流血淋漓不净,1例为经期延长。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随访观察。结论子宫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可引起严重出血、容易危及生命的妇科急症,早期准确快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其一线治疗方案。
刘益枫邹煜李春明周坚红阮菲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经期延长药物保守治疗妇科急症治疗及预后阴道流血
升主动脉包裹法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邹煜倪一鸣
关键词:升主动脉心脏手术钙化高龄切口外膜
新型自扩张支架导管下经心尖二尖瓣成形环内植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验证非体外循环下心尖径路成形环内二尖瓣支架植入的可能性,并与SAPIEN瓣膜支架进行比较,评价自制自扩张支架瓣膜功能。  方法:5只成年猪,平均体重58.4±7.3kg,体外循环下植入26mm二尖瓣成形环(SJMT...
邹煜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瓣膜功能
危重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的创新和完善
倪一鸣马量李伟栋冯强骆文宗施丽萍邹煜郭雷倪程耀
风湿性心脏病是中国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类型。近十年来,该单位瓣膜手术死亡率稳定在0.83%-1.63%。但课题组发现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心脏病变,其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偏高,可从一般瓣膜手术的1.5%上升至11.1%...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
改善心脏瓣膜接合的人工小叶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心脏瓣膜接合的人工小叶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对合叶片、固定针、限制丝,固定框架上包覆有织物层,固定框架通过固定针锚定在自体瓣环或者心房组织上,限制丝的一端与对合叶片连接,限制丝的另一...
马量邹煜滕鹏
肾上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 CT 及 MRI 对肾上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
张景峰楼海燕许顺良邹煜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肾上腺影像学表现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靶向VEGF基因的siRNA体外抑制兔VX2细胞生长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靶向VEGF基因的siRNA对兔VX2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靶向兔VX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分子,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体外培养的VX2细胞。转染48h后,RT-PCR法检测VEGF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蛋白,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结果:VEGFsi1和VEGF-si3单独转染VX2细胞,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5±7.3)%和(30.0±5.8)%,均显著高于scr-siRNA转染的对照组(P<0.01);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6)和(0.45±0.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分泌VEGF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58.1±7.3)%和(51.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VEGF siRNA分子在体外能特异地抑制兔VX2细胞的VEGF基因mRNA转录,VEGF蛋白分泌以及细胞增殖。
邹煜过川根羊正纲张敏鸣
关键词:小干扰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影像与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的CT和MRI影像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19例,其中单纯黏液性囊肿1例、黏液性囊腺瘤17例、黏液性囊腺癌伴腹腔假黏液瘤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及临床表现。结果:临床表现:右下腹闷胀痛15例(78.9%),扪及右下腹部包块9例(47.4%),右下腹压痛6例(31.6%)。影像特征:14例阑尾腔扩张呈长管状,病变直径平均2.95 cm。13例病灶边缘光整。囊壁厚度在2 mm以下9例(47.4%),病灶内出现分隔5例(26.3%)。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5例,囊壁轻度强化7例。出现钙化7例(36.8%),其中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其余均为黏液性囊腺瘤。MRI表现为阑尾腔黏液呈典型的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胡燕标苏明进肖维华王金瑜夏诗勇陈富星李辉彭志毅邹煜
关键词:阑尾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动态增强模式和肿瘤血管生成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OC曲线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和肿瘤血管生成评价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肺癌作了动态增强MR扫描,根据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计算肺癌动态增强MRI参数,并对癌肿作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分析上述数据与肺癌淋...
邹煜张敏鸣王丽君汪启东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ROCMRI
文献传递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33
2004年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张敏鸣周华邹煜
关键词:动态增强CT孤立性肺结节图像增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