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慧 作品数:79 被引量:309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年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2014年 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CR)后的治疗,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与巩固或维持化疗.由于接受单纯化疗患者长期生存状况不佳,接受allo-HSCT治疗患者存在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TRM)率,而接受AHSCT治疗患者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因此,对成年人ALL患者CR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仍存在争议.结合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动态预后分层,为成年人ALL整体治疗方案的优化和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了更多依据.笔者拟就成年人PhALL的allo-HSCT与AHSCT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治疗价值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王婷玉 邹德慧 邱录贵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年人 HyperCVAD/MA方案强化治疗31例淋巴系统肿瘤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评价hyperCVAD/MA方案作为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晚期高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强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采用hyperCVAD/MA方案强化治疗31例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结果①31例患者共接受hyperCVAD/MA方案强化治疗50周期。副反应主要为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及感染,毒副反应易于控制,无治疗相关死亡。②全部患者中位随访289(99~788)天,7例患者死亡(5例复发、2例移植相关死亡),中位生存时间667±104天,1年总体生存(OS)率为81.5%±9.7%。③16例成人AL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67士8天,1年及2年OS率分别88.9%±10.5%、38.9%±20.6%,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2.3%±7.4%、40.4%±21.2%。其中伴有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7例,中位生存时间659±206天,中位DFS时间618±344天,1年及2年OS率分别为80%±17.9%、20%±17.9%,DFS率分别为62.5%±21.4%、20.8%±18.4%。另有2例AHL患者1例无病生存109天后复发,1例无病生存249天仍在观察中。④13例晚期高侵袭性NHL患者1年OS率80%±17.9%。⑤全部患者中有7例在完成中位2周期hyperCVAD/MA方案后接受白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中位采集MNC数4.59×10^8/kg,中位CD34+细胞数1.21×10^6/kg。结论hyperCVAD/MA方案用于淋巴系统肿瘤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毒副反应易于控制,短期应用不影响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值得临床推广。 李妍 王迎 邹德慧 傅明伟 赵耀中 李新 王国蓉 邓书会 邱录贵关键词:淋巴系统肿瘤 安全性 疗效 滤泡淋巴瘤疑难病例一例诊断与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缺乏明确套层结构的滤泡淋巴瘤的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对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血液病理诊断中心会诊的1例缺乏套细胞区的滤泡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病例组织形态不典型,复发后再次取材,综合二次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IgH/bcl-2融合基因最终确诊为滤泡淋巴瘤。结论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具有多样性及迷惑性,在某些非典型病例中,由于个体差异或发病阶段不同,形态具有多样性,滤泡存在的多少、存在与否并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需综合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相关基因检测,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郑宏刚 陈辉树 王超 常娟 杨小雨 张娜 王立荣 郑娟娟 张伟芹 刘薇 邹德慧关键词:淋巴瘤 滤泡型 病理学 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 刘薇 李健 吕瑞 黄文阳 邱录贵 邹德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比较联合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后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移植中心1990年7月至2003年12月首次诱导缓解、早期连续强化巩固治疗4个疗程后接受ASCT或联合化疗的74例成人ALL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联合化疗患者40例,ASCT患者34例,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累积无白血病生存(LFS)率、总生存(OS)率及累积复发率。结果①化疗组患者中位LFS和OS期分别是14.0和20.6个月,而ASCT组中位LFS和OS期均大于53.5个月;②化疗组患者28例(70%)复发,而ASCT组患者移植后11例(32.35%)复发;③ASCT组患者1年LFS、OS率及复发率与化疗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3年及5年预期LFS和OS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值均<0.05),ASCT组患者的3年及5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④ASCT前移植物体外净化和移植后维持治疗(处理组)患者3年以上LFS和OS率高于未处理组患者(P<0.05),累积复发率低于未处理组患者(P<0.05)。结论ASCT可以有效降低成人ALL患者在早期连续强化巩固治疗后的远期复发率;ASCT前体外净化和移植后维持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靳凤艳 邹德慧 王国蓉 徐燕 冯四洲 赵耀中 韩明哲 严文伟 邱录贵关键词:成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细胞 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06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多伴有较明显的出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致死率高。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砷剂进行诱导缓解治疗以来,预后有很大改善。联合ATRA和蒽环类药物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可以使75%-85%的患者无复发生存(RFS)达5年之久,甚至治愈。但亦有相当数量的APL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异常增高, 李新 赵耀中 李妍 李增军 袁晓莉 邹德慧 杨仁池 韩明哲 王建祥 邱录贵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高白细胞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凝血功能异常 诱导缓解治疗 蒽环类药物 20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方案疗效分析 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6例MM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药物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 5个月, 3年和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32. 01%和15. 8%。195例行常规化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5. 6%,其中完全缓解率14. 9% (29例),部分缓解率30. 8% ( 60例)。联合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0. 3%,明显高于MP(马法兰和泼尼松)方案组的总有效率(30. 4% ) (P<0. 05);这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 5个月和30. 0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5. 0%和22. 0%, 16. 7%和13.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合并干扰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3. 6% ,中位生存期52. 0个月,与未用干扰素治疗组(分别为34. 4%, 27. 0个月)相比,有效率提高(P<0. 05)、生存期延长(P<0. 01)。合并沙利度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 5%。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5例存活,平均生存期为(73. 0±12. 5)个月。结论 联合化疗的有效率高于MP方案,但两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扰素能使化疗有效率增加,中位生存期延长。沙利度胺也能够提高MM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于年龄较轻、一般状态较好的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提高生存期。 麦玉洁 李睿 邹德慧 王亚非 赵耀中 杨仁池 王建祥 肖志坚 韩明哲 钱林生 邱录贵关键词:中位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联合化疗 存活 硼替唑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举两得 2011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原发病的双重作用。方法:报道1例异基因移植后发生慢性难治性GVHD、同时可疑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的效果;同时对硼替佐米治疗GVHD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应用硼替佐米后患者慢性GVHD获得部分治疗反应,同时巩固了原发病的疗效。文献报道也支持硼替佐米对GVHD的防治作用。结论:硼替佐米可同时治疗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的GVHD和原发病,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增军 邹德慧 邱录贵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异基因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四组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02年 薛艳萍 卞寿庚 赵耀中 秘营昌 孟庆祥 王玫 邹德慧 周春林关键词: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 54例高危侵袭性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危侵袭性 T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对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中高危或高危的54例侵袭性 T-NHL 患者,按 WHO 分类标准分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12例(22.2%),非特殊型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U)31例(57.4%),肝脾 T 细胞淋巴瘤(HSTCL)11例(20.4%)。IPI 评分中高危12例(22.2%),高危42例(77.8%);其中侵犯骨髓49例(90.7%),侵犯脑膜7例(13.0%)。治疗总体反应率为86.5%,完全缓解率为67.3%,3年总生存(OS)率为16.0%;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3年 OS 率为44.4%,明显高于化疗组(8.3%)。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案的选择、能否达缓解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NHL 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肿瘤。中高危、高危 T-NHL,尤其是 PTCL-U 和TLBL,虽然化疗反应率较高,但远期疗效很差,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袁晓莉 李桥川 邹德慧 赵耀中 王亚非 王迎 张静薇 邱录贵关键词:肿瘤治疗方案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