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立刚

作品数:81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9篇小麦
  • 48篇春小麦
  • 22篇栽培
  • 20篇选育
  • 19篇栽培技术
  • 16篇高产
  • 16篇春小麦新品种
  • 11篇小麦品种
  • 9篇多抗
  • 9篇春小麦品种
  • 8篇性状
  • 8篇强筋
  • 7篇套栽
  • 7篇配套栽培
  • 6篇选育及栽培技...
  • 6篇油菜
  • 6篇配套栽培技术
  • 6篇12
  • 5篇杂交
  • 5篇穗发芽

机构

  • 74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讷河...
  • 1篇沈阳军区空军...
  • 1篇沈阳金麦农业...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75篇邵立刚
  • 61篇车京玉
  • 57篇刘宁涛
  • 57篇马勇
  • 54篇张起昌
  • 47篇李长辉
  • 40篇田超
  • 37篇王志坤
  • 31篇王岩
  • 31篇高凤梅
  • 22篇邹东月
  • 9篇刘红军
  • 4篇张启昌
  • 4篇来永才
  • 3篇李炜
  • 3篇刘宏
  • 3篇王继忠
  • 3篇魏正平
  • 3篇迟永琴
  • 3篇迟永芹

传媒

  • 16篇农业科技通讯
  • 15篇黑龙江农业科...
  • 14篇中国种业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种子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品种克丰六号
魏正平王继忠张宝兴邵立刚迟永芹刘宏王桂林金福平马异泉
克丰六号小麦品种于199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并于1997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为春性中晚熟喜肥水类型,出苗至成熟为94天左右。株高93厘米左右,秆强、有韧性,...
关键词:
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试验选用3个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小麦品种,利用方差分析、线性回归、主效累加互作可乘模型以及产量与农艺性状、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3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克旱16号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较好;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和气象因子分别为千粒重和平均气温;各试验点鉴别力最好的环境为2013年的拉布大林,即在此环境下最能表现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
邵立刚车京玉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邹东月田超王志坤
关键词:春小麦稳定性农艺性状气候因子
超高产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特点及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超高产春小麦品种克丰4号为试材,以新克旱9号、东农7742、克涝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考察其独特的产量的结构及其干物质动态积累规律。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超高产品种克丰4号较其它三个品种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单株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粒重相对较低,但单位面积上群体的生物产量和粒重分别提高16.7%和48.2%。尤其以杆强和耐密成为具有当今高产产量潜力的主要因素。为今后东北春小麦超级种的组合配制、后代选择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邵立刚高凤梅王岩马勇李长辉迟永芹车京玉张起昌孙继英
关键词:春小麦品种超高产品种干物质生物学特征特性生物产量
气候条件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2004-2005年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产量和品质的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2004年相比,2005年在小麦生育期间过大的水分、低温、光照少的情况下产量偏低,千粒重、容重降低,生育期推迟,品质下降,但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特点。
车京玉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
关键词:气候条件春小麦
春小麦克丰12号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明确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克丰12号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从肥力、密度和播种期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丰12号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模式为每公顷纯N、P2O5用量分别为82.5和75.0 kg,最佳配比为N∶P2O5=1.1∶1.0;合理密度为600万株/hm2;黑龙江省克山县及相似生态条件下播种期以4月20日至5月10日为宜。
刘宁涛车京玉邵立刚
关键词:春小麦肥力播种期
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51185的选育被引量:2
2023年
克春15118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选育的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为促进克春151185的应用推广,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田超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尹雪巍代丽婷
关键词:春小麦多抗高产
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区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区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是利用春小麦收获后到冬前2~3个月的农田空闲时间,种植以收获鲜草为目的的专用饲料油菜,为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区的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春小麦收后到寒冬来临之前60~70d的光、热、水和土壤资源,无茬口矛盾,不影响粮食生产,改一熟为两作,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畜牧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王志坤顾海滨邵立刚赵光兵
关键词:专用饲料春小麦油菜复种
克丰12号(春小麦)
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迟永琴高凤梅车京玉刘宏于天峰刁雁玲姚俊生周歧贵张起昌魏正平王继忠刘宁涛
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自主创新育成的新品种,2007年初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其杂交组合及亲本为克94F4-555-1/克90-514,父本克90-514即克丰6号,20...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育种方法
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51350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3年
克春1513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春小麦课题组利用矮败轮回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晚熟品种,苗期抗旱、后期耐湿,中强筋,对秆锈病免疫,赤霉病、根腐病发病轻,产量表现突出。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本文作者总结了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关键栽培技术等作了简要介绍。
车京玉孙万友邵立刚张起昌刘宁涛田超尹雪巍代丽婷于倩倩马勇王志坤
关键词:矮败小麦栽培技术
分子辅助育种在抗赤霉病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近年来,赤霉病已经蔓延到北美洲及欧洲大部分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为促进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以感赤霉病小麦品种龙麦33为受体亲本(轮回亲本),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克春5号为供体亲本,利用与赤霉病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Xgwm533、Xgwm493进行辅助选择,结合田间选择法构建70份回交导入系群体,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鉴定其赤霉病抗性。结果表明:通过单花滴注注射法接种,在70份回交导入系材料中筛选出了赤霉病抗性水平达到中抗以上的材料2份。回交导入系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地环境下自然发病较重,其次为九三管局科研所环境,内蒙古拉布大林农场环境下发病较轻,主要影响因素为小麦开花期6月的降水量和平均温度。
车京玉邵立刚李长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田超尹雪巍
关键词:分子辅助育种小麦赤霉病种质创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