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正常听力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听性
  • 1篇听性脑干
  • 1篇听性脑干反应
  • 1篇年龄
  • 1篇潜伏期
  • 1篇脑干
  • 1篇脑干反应
  • 1篇患者生活质量
  • 1篇活质量
  • 1篇过敏性鼻
  • 1篇过敏性鼻炎
  • 1篇鼻炎
  • 1篇不同年龄
  • 1篇成人

机构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篇邵洁
  • 1篇陈敬彩
  • 1篇钟慧琴
  • 1篇唐伟
  • 1篇朱辉
  • 1篇赫继梅
  • 1篇孟晓芹
  • 1篇高云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农垦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波潜伏期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波潜伏期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准确评估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听力检查且结果正常的新生儿和婴幼儿153名(306耳),将其按不同年龄段分组进行ABR测试,同时选取18-25岁的正常青年人19名(38耳)为对照组,对比组间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的变化情况。结果: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时间随着新生儿和婴幼儿月龄的增大而逐渐变短,其中波Ⅰ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波Ⅲ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5-7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波Ⅴ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5-7个月组、8-10个月组、11-13个月组、14-16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Ⅰ-Ⅲ、Ⅰ-Ⅴ波间期分别于8-10个月、17-19个月起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波间期至20-24个月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和婴幼儿ABR检测结果应当结合不同月龄和各波潜伏期、波间期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直接参照正常成人标准。
唐伟朱辉陈敬彩邵洁高云杨建华
关键词:新生儿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潜伏期
石河子市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调查研究
2013年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市及其周边地区成人过敏性鼻炎(AR)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自设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专用量表(RQLQ)中文自测版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就诊患者中65.9%(56例)为持续性AR患者,62.4%AR患者对过敏原不清楚;(2)患者RQLQ总评分为2.48±1.41,其中鼻部症状(3.14±1.77)和实际问题(2.97±1.76)两个维度评分最高;(3)AR分型与RQLQ各方面评分呈正相关,不同AR分型患者RQL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RQLQ各方面评分间均呈正相关,相关关系最密切的依次是:鼻部症状与实际问题,睡眠与非鼻或眼症状,鼻部症状与睡眠。结论:石河子市成人AR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差,鼻部症状和实际问题是AR组患者生活质量最受影响的方面,需关注该地区AR患者的生活质量。
赫继梅钟慧琴邵洁孟晓芹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成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