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和FLT3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2015年 目的研究伴有NPM1和FLT3-ITD突变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7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1基因突变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 NPMl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0.4%,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26.1%;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17.4%。NPMl突变阳性患者和NPMl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血小板、AML-M5比例、CD34阳性患者比例、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诊时白细胞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对初诊时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凌颖 马建华 范进婷 赵芳 冯雅青关键词: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DNA突变分析 沙利度胺联合M-VAD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2009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c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血液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近年随着新化疗药物的应用和用药方法的改进、支持治疗的改善和进步,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年左右,而多次化疗易产生交叉耐药,并经常复发,成为复发/难治性MM。我院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MM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章红涛 贺永春 张艳芳 赵芳 张利东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美法仑 VAD方案 沙利度胺 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变)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转归。方法对1例50岁患有糖尿病的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合并中枢系统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失败后采用达沙替尼100 mg/d联合小剂量化疗,定期腰椎穿刺,获得持续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分子学反应达到MR5.0,脑脊液残留检测未见恶性幼稚细胞。结论达沙替尼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力,对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达沙替尼联合化疗为可取的治疗手段。 冯雅青 刘喜 赵芳 张利东 张艳芳 马建华关键词:急淋变 达沙替尼 中枢神经系统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8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8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5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Ⅰ级药物性肝损害,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章红涛 冯雅青 赵芳 马建华 张艳芳 刘喜关键词:白血病 髓样 地西他滨 难治 复发 MPV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1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估MPV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18例难治性复发性MM患者,均给予MPV方案化疗,治疗4个周期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像、血像等。结果经4个周期治疗,7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MPV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较好的选择。 章红涛 张艳芳 赵芳 张利东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美法仑 硼替佐米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伴有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对67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l基因突变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与疗效的关系。结果NPMl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26.1%(6/23);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17.4%(4/23)。NPMl突变阳性患者和NPbll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血小板计数(54.0×10^9/L和27.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M5比例(57.1%与23.3%,P〈0.01)、CD34阳性患者比例(28.6%与63.3%)、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85.7%与28.3%)、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0和48.3%)、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28.6%与8.3%)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就诊时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年龄、性别比例和完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诊时白细胞数(26.9×10^9/L与8.1×10^9/L,P=0.013)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90%和76%,JP=0.014)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单独NPM1突变预后较好,但当合并FLT3-ITD突变时预后较差。结论对初诊时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继颖 马建华 范进婷 赵芳 冯雅青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基因 FLT3-ITD DNA突变分析 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4例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共24例患者,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化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象、血象等,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结果治疗组24例患者中CR13例,PR6例,NR5例,有效率79.17%。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MM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章红涛 贺永春 张艳芳 赵芳 张利东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美法仑 长春新碱 地塞米松 沙利度胺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c-kit突变预后相关性总结 被引量:2 2014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在临床及细胞遗传学上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综合征,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的造血干祖细胞遗传学变异累积的结果,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是其致病基础。1973年Ro w ley等[1]首次提出t (8;21)(q22;q22)染色体易位,该易位可产生特异性的AML1‐ETO融合基因,在AML的危险度分层中,AML1‐ETO基因阳性是预后较好的一种遗传学异常,通过化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尤其是采用含有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治疗方案,但很多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取得良好效果,c‐kit基因突变与该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对41例AML1‐ETO阳性的患者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张艳芳 冯雅青 吴继颖 赵芳 马建华关键词:AML1-ETO 白血病患者 预后相关性 C-KIT 阳性 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探讨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30例初诊为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生存情况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30例MDS患者年龄38~82岁,白细胞计数(0.70~15.81)×10~9/L,血红蛋白34~130 g/L,血小板计数(3~4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16.5%,血清铁蛋白水平7.55~1 468.00μg/L;染色体核型正常17例(56.7%),核型异常13例(43.3%)。截至2017年5月31日,30例MDS患者存活17例,死亡13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清铁蛋白、WHO分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及修订版IPSS(IPSS-R)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IPSS、IPSS-R危险程度的增加,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观遗传学调节子基因TET2、ASXL1、EZH2、DNMT3A突变率分别为16.7%、13.3%、3.3%和3.3%。患者生存时间1.5~63个月,1年生存率与年龄、染色体核型、IPSS、IPSS-R分组明显相关。结论:染色体核型、IPSS、IPSS-R分层对于预测MDS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将重现性表观遗传学调节子基因突变纳入预后评分系统,可能对未来的临床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有益。 章红涛 冯雅青 赵芳 马建华 张艳芳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 基因突变 预后 VMCLD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及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大剂量合理的联合化疗、早期强化治疗、新药物的不断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blastic acute leukemia,ALL)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成人ALL诱导缓解治疗疗效远不如儿童ALL,我院应用VMCLD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成人ALL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章红涛 赵芳 马建华 张艳芳关键词: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