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欢

作品数:58 被引量:413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养分
  • 15篇土壤
  • 12篇黄壤
  • 12篇肥料
  • 10篇玉米
  • 6篇养分吸收
  • 6篇土壤肥力
  • 6篇配施
  • 6篇肥力
  • 5篇土壤养分
  • 5篇酶活性
  • 5篇烤烟
  • 5篇辣椒
  • 5篇白菜
  • 4篇新型肥料
  • 4篇玉米产量
  • 4篇生物炭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钩藤

机构

  • 31篇贵州省农业科...
  • 27篇贵州大学
  • 13篇西南大学
  • 6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贵州科学院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贵州省分析测...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遵义市土肥站
  • 1篇金正大生态工...

作者

  • 54篇赵欢
  • 27篇肖厚军
  • 20篇秦松
  • 16篇张萌
  • 14篇胡岗
  • 12篇王正银
  • 11篇芶久兰
  • 7篇吕慧峰
  • 7篇何腾兵
  • 6篇何成兴
  • 5篇王小晶
  • 5篇林昌虎
  • 4篇孙倩倩
  • 3篇赵路玥
  • 3篇李会合
  • 3篇范成五
  • 2篇杨仁德
  • 2篇张国平
  • 2篇何茂莉
  • 2篇樊博

传媒

  • 10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长江蔬菜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技服务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年份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不同管理措施黄壤坡耕地的有机碳与氮养分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寻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降低黄壤坡耕地有机碳与氮素的流失提供科学管理依据,采用监测定位试验方法,研究3种管理措施对贵州丘陵地区旱作耕地土壤控制和养分流失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与氮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优化施肥+横坡垄作+覆盖处理的增幅较大,其玉米和油菜的相对产量分别较对照(CK)增加78.87%和80.73%与64.37%和64.98%,且与CK差异均达极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11.09%和24.36%、32.07%和45.69%。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肥+横坡垄作处理的增幅较大,分别较CK增加44.4%和39.5%,变异系数分别为16%和22%。全氮变化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肥+横坡垄作处理的增幅较大,分别较CK增加41.1%和39.2%,变异系数分别为3%和13%。土壤矿质氮(NH+4-N、NO-3-N)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的增幅最高,为CK的11.3倍;从不同矿质氮形态增幅看,NH+4-N高于NO-3-N,NH+4-N的增幅为13.2~39.3倍,平均为31.5倍;NO-3-N的增幅为1.2~7.8倍,平均为3.9倍,NH+4-N增幅较NO-3-N的高7.1倍。结论:优化施用氮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用氮肥+横坡垄作能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氮素的含量,对坡耕地的生产力和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护耕地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胡岗秦松范成五赵欢张邦喜严莲英
关键词:土壤肥力黄壤
贵州春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的响应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究贵州黄壤区适宜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为指导黄壤区合理的秸秆还田和优化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的田间交互试验,研究其对春玉米产量、养分(N、P、K)吸收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能优化玉米产量的构成要素,显著增加玉米百粒重,玉米增产21.39%,同时提高玉米各部位对N、P、K的吸收量,表现为N>K>P,以玉米籽粒N吸收量最高,达150.28 kg/hm^(2),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玉米的总干物质量提高15.98%~50.40%,以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最高,达26383 kg/hm^(2);旋耕秸秆粉碎还田能够提高N、P和K的肥料利用率。【结论】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更能优化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生物性状等指标,提高玉米各部位对N、P和K养分吸收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从而达到高产。
谢婷婷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赵伦学何成兴赵欢
关键词:耕作养分吸收量干物质积累春玉米
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仅以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分别提高马铃薯产量17.7%和12.9%。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中微肥提高了马铃薯VC含量,分别为9.2%,9.6%,9.2%。各配方肥处理均提高马铃薯淀粉、粗蛋白和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0.5%~13.0%,21.5%~40.8%和3.5%~27.2%。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分别降低了马铃薯还原糖含量14.1%和5.6%,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了马铃薯块茎的钾含量7.0%和10.9%。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可提高马铃薯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吕慧峰王小晶赵欢陈怡毛国庆卢祥言王正银
关键词:肥料组合马铃薯
现代语境下民间故事的人类学解读——以福泉张三丰故事为例
2016年
近些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掀起了对民间故事的研究浪潮,很多地区也广泛流传着张三丰得道成仙的故事传说。据笔者实地调研,在贵州福泉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张三丰打击邪恶黑暗势力、帮助穷苦人民消弭灾祸的故事。他在修行中苦读经典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成为贵州文化持续发酵并广为传播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文试以在福泉境内流传的《豆腐桥》故事,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从故事中涉及的正面、反面人物及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等方面详细阐述,表达了生活于旧时代中国社会底层民众寄托于故事中的渴望摆脱种种压迫和束缚,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何茂莉赵欢
关键词:民间故事张三丰
某烟草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为给基地烟草的安全生产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某烟草基地进行调查、采样与分析测试,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地土壤中仅Cd的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为1.3,污染等级属于轻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1.0,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为警戒线,污染水平为尚清洁。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度,其中Hg和Cd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
钟正何娇何冠谛何腾兵赵欢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生态风险
烤烟对稻-烟轮作水稻季不同施氮后效的响应被引量:9
2018年
探讨烤烟对稻-烟轮作水稻季不同施氮后效的响应,为下季烤烟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稻-烟轮作试验,水稻季设置不同氮素水平(0、90、180和270 kg/hm^2),烤烟季所有处理均不施氮肥,测定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品质及收获后供试土壤的养分含量,并计算烤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在施氮0~270 kg/hm^2范围内,水稻季施氮肥越多,烤烟季养分的后效越强,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总叶片数和干重均以N270处理为最大,但均低于优质烟标准;烤烟产量N180处理最高(1 193 kg/hm^2),但只有常年产量54%;烤烟产值N90处理最大,为21 234元/hm^2;与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均有所降低,施氮量增加,土壤中剩余氮素增多,相应烤烟吸收氮素增多,后效明显。本试验研究表明,水稻季施氮90 kg/hm^2,其后效的烤烟产值最高,烤烟生长季应该在充分考虑前茬水稻氮肥后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推荐施氮。
肖厚军魏全全赵欢周开芳左明玉张萌邵代兴
关键词:烤烟
生物质炭对贵州黄壤朝天椒减氮的生物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贵州黄壤朝天椒减氮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CF100B0(化肥氮100%)、CF90B10(化肥氮90%+生物质炭氮10%)、CF85B15(化肥氮85%+生物质炭氮15%)、CF80B20(化肥氮80%+生物质炭氮20%))对贵州黄壤朝天椒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F100B0)处理相比,CF90B10处理可提高朝天椒产量,其中鲜椒增产7.3%、干椒增产2.5%,但是增产效果并不显著,而CF85B15和CF80B20处理的产量略有降低;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处理可显著影响朝天椒果实中的硝酸盐和Vc含量,其中,CF90B10、CF85B15和CF80B2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8%~8.9%,而CF90B10处理的Vc含量则较CF100B0处理提高了9.6%,但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差异;此外,与CF100B0处理相比,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使氮肥偏生产力(PFPN)提高2.08~2.62kg·kg^-1,以CF90B10处理最高,而氮肥农学效率(AEN)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则随着生物质炭替代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以CF90B10处理的AEN和REN最高,分别为7.70kg·kg^-1和40.3%。综上,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有效保证贵州朝天椒稳产增效,因此,短期条件下推荐生物质炭替代化学氮肥10%作为贵州黄壤朝天椒氮肥减施替代的最适比例。
张萌魏全全肖厚军赵欢芶久兰
关键词:生物质炭氮肥利用率
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对玉米和白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施处理中RF+BO处理的总体效果最佳,RF+BO处理能满足玉米和白菜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CF处理相比,其玉米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7.59%、37.21%和30.34%,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6.64%、35.56%和33.44%;RF+BO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白菜当季氮素利用效率,就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而言,与CF处理相比,玉米季分别提高1.64%、9.88%、8.36%和26.21%,白菜季分别提高2.99%、35.70%、33.71%和31.78%;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和白菜较CF处理分别增产9.72%和39.26%。综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可为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的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谢婷婷胡岗秦松
关键词:生物炭菜籽饼养分吸收利用
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70.43 g/株,其次是T4处理,为65.31 g/株,二者无显著差异;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T4处理;玉米叶绿素SPAD值随生育期的进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SPAD值在拔节期达到峰值,以T4处理最高,为54.0;炭基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在玉米收获期,玉米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达到最高,分配率为22.97%~45.03%,以T4处理最高;从相关性来看,玉米产量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SPAD值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T3、T4处理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SPAD值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T3处理效果较优。
谢婷婷赵欢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
关键词: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
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减氮配施有机物料是实现农作物减肥不减产甚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究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和白菜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减氮(20%)配施生物炭(RF+B)、减氮配施菜籽饼(RF+O)、减氮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处理,对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和白菜苗期、生长期、收获期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生物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RF+BO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和白菜产量,增幅分别为9.7%和39.2%,RF+O处理对玉米和白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RF+B处理玉米增产不明显。RF+BO处理改善了玉米和白菜的生物性状,显著提升了玉米百粒重和白菜的株高、最大叶长、总生物量;延长了玉米和白菜持绿期及高光合持续时间,其中,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42.7%、11.0%、12.8%和30.2%,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3.5%、9.2%和12.5%;玉米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_(n))分别增加11.1%、10.9%和119.8%,白菜生长期和收获期的P_(n)分别提高12.7%和14.6%;玉米抽穗期和收获期的气孔导度(g_(s))分别增加58.3%和41.7%,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的g_(s)分别增加10%、64.7%和19.2%;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蒸腾速率(T_(r))分别增加55.0%、10.6%、14.0%和143.9%,白菜生长期的T_(r)增加26.1%。同时,玉米和白菜的营养品质明显改善,玉米籽粒还原糖、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6.2%、3.5%和20.3%,白菜V_(c)、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6.3%、21.0%和27.8%。这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减氮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组合对贵州黄壤玉米-白菜轮作系统的作物生长、产量提升、持绿期和高光合持续时间的延长、农产品品�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肖厚军秦松胡岗
关键词:菜籽饼玉米白菜光合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