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八正颗粒与左氧氟沙星对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患者血清PCT及IL-8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八正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收治的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八正颗粒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间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22%,显著低于观察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疼痛、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CT、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更好,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CT、IL-8水平。
- 许晓东刘怀斌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石玮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白细胞介素-8
- 输尿管上段结石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3种方法治疗的28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ESWL治疗163例,结石横径0.7~1.5cm,平均1.21cm,1个月碎石清除率88.6%;行URL术65例,结石横径0.8~1.8cm,平均1.40cm,1个月碎石清除率92.3%;行RLU术58例,结石横径1.8~2.5cm,平均1.96cm,取石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横径≤1.0cm的首选ESWL治疗,横径>1.0cm的应选择URL或RLU治疗。
- 肖辉季金峰吴齐焦常宝李伟许晓东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
- 后腹腔镜技术在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比较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疾病,总结后腹腔镜技术特点,进一步提高后腹腔镜技术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组124例、开放手术组110例资料,分别就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费用等进行比较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日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部分长于开放组(早期),费用高于开放组。结论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上尿路疾病,具有出血少,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较高。随着腹腔镜耗材的费用降低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后腹腔镜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肖辉季金峰曾显奎焦常宝王学强许晓东姚良芳
- 关键词:上尿路疾病后腹腔镜技术开放手术
- 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微创手术方案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微创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104例。将104例入选病例分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组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组,每组5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RLU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PCNL组(P〈0.05或P〈0.01),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PCNL组和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19.2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NL与RLU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RLU不损伤肾脏,出血少,适用于有条件开展RLU的医院开展。
- 许晓东刘怀斌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2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放术式,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显著降低( 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医疗费用、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和卡氏评分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术式相比,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术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显著,结石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 焦常宝吴齐曾显奎许晓东季金峰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腹腔镜
- 后腹腔镜技术在上尿路疾病的临床应用
- 肖辉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王学强李伟许晓东季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