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云飞

作品数:34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9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肿瘤
  • 4篇腺癌
  • 4篇海马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癌
  • 3篇抑郁
  • 3篇影像
  • 3篇人胰腺癌
  • 3篇平片
  • 3篇腺肿瘤
  • 3篇裸鼠
  • 3篇颈动脉
  • 3篇斑块
  • 3篇X线
  • 2篇动脉斑块

机构

  • 27篇江苏大学附属...
  • 9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职工...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扬子医院

作者

  • 31篇许云飞
  • 14篇王冬青
  • 9篇王峥超
  • 8篇孙维斌
  • 8篇殷瑞根
  • 6篇尉传社
  • 6篇赵亮
  • 5篇李月峰
  • 5篇刘文
  • 5篇张礼荣
  • 4篇彭卫斌
  • 4篇朱颖
  • 4篇赵天
  • 3篇罗一烽
  • 3篇王铮超
  • 3篇刘慧慧
  • 3篇刘文新
  • 3篇朱彦
  • 3篇何伟
  • 2篇刘东明

传媒

  • 11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河北医学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人群脑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纤维)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脑白质纤维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将40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及老年组各20名进行3.0T磁共振DTI扫描,对比分析其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变化规律。结果老年组部分脑区域FA值明显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人脑白质纤维完整性较青年人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对疾病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进行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年龄的影响因素。
许云飞李月峰
关键词:大脑皮质年龄因素弥散张量成像
^(18)F-FDGPET-CT显像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14例肺结节病PET-CT表现。结果 14例肺结节病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者13例,合并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7例,12例伴有肺内病变,2例累及肝脾脏器,5例伴有皮下结节,以上病灶放射性摄取均增高。结论 PET-CT显像从代谢角度更能清楚显示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发现除胸部以外的其他病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孔倩倩殷瑞根王冬青许云飞周建明
关键词:结节病18F-FDGPET-CT
MRCP与ERCP对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2009年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ERCP和MRCP影像资料对132例胆管梗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两者一致的117例(88.6%),不一致13例(9.8%),总符合率MR-CP为88.6%,ERCP为98.4%。患者行MRCP后无并发症,但行ERCP检查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但无死亡病例。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经济实惠等优点,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但对胆总管较小结石(<3 mm)的诊断不如ERCP准确,而且不能行取石治疗。因此MRCP在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需结合。
孔梅张尤历何亚龙张宇川许云飞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系疾病
多聚赖氨酸修饰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利用多聚赖氨酸(PLL)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PIO),即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PLL)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其对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3.0 T磁共振成像(MRI)上T2信号的改变。方法将传代培养BMSCs与不同铁浓度的SPIO-PLL溶液共同孵育24 h后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BMSCs对不同浓度SPIO-PLL的摄取,确定SPIO-PLL标记干细胞的最佳浓度。同时采用四唑盐比色法分析不同浓度SPIO-PLL溶液对大鼠BMSCs生长活性的影响。取最适浓度的SPIO-PLL标记BMSCs,经3.0 T MRI,观察T2WI信号的改变。结果 SPIOPLL标记BMSCs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与未标记细胞的生长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铁浓度不同(10、40、80μgFe/mL)的SPIO-PLL溶液标记细胞成像可使T2WI图像信号降低,3种浓度的信号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IO-PLL可以标记BMSCs,且对BMSCs的生物学活性没有影响,MRI T2WI序列可敏感显像磁性标记的干细胞,有望为MRI和光学成像活体示踪BMSCs提供技术基础。
刘慧慧谢晓东吴荧荧刘庆陈芳芳蔡小威许云飞张礼荣朱海涛
关键词:聚赖氨酸生物学标记间质干细胞磁力学信号传导
颈2肥大征在X线平片中对枢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本文搜集资料完整的枢椎骨折病例37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颈2肥大征在X线平片中对枢椎骨折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学特点等.
曹国平许云飞
关键词:枢椎骨折X线平片影像学特征
文献传递
人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MRI增强扫描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及临床型乳腺线圈对30只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行冠状位及横断位TSE-T。WI/T2WI平扫,经腹腔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行连续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平扫和增强扫描各时相肿瘤信号强度,计算强化率,分析MR图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0只裸鼠荷瘤接种成功率为100%,组织学检查符合胰腺低分化腺癌。与邻近组织信号相比,90%(27/30)肿瘤T,WI呈均匀稍低信号,10%(3/30)信号欠均匀;80%(24/30)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斑片状更高或等信号区,20%(6/30)呈均匀等高信号。平扫肿瘤信号强度为228.35±11.71,增强扫描后1.5、3、6、9、12rain的肿瘤信号强度分别为258.20±11.17、301.75±17.09、358.65±25.13、480.05±19.01、558.35±40.49,均明显高于平扫(P值均〈0.01);各时相强化率分别为0.13±0.04、0.35±0.11、0.56±0.10、1.10±0.10、1.45±0.18,各时相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MR强化明显区为供血丰富的肿瘤生长活跃区域,中央无强化区为坏死组织和(或)肿瘤细胞致密且毛细血管较少区域。结论经腹腔注射对比剂后可获得清晰的移植瘤MRI图像,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王冬青何伟罗一烽孙维斌许云飞殷瑞根王铮超
关键词:腹腔内裸小鼠
兔局灶性脑缺血微导丝法预处理模型的建立
2008年
目的:探讨稳定的兔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微导丝法模型的建立及对其评价。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组1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CCA)经颈内动脉(ICA)插至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4 h,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预处理组2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停留15 min,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停留15 min,如此重复3次,之后将微导丝堵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4 h,完成微导丝法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的制作,并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和HE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并且对模型行MRI常规扫描及弥散成像,分析MRI是否也能显示脑缺血预处理的存在。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其颅内分支情况,8只(80%,8/10)动物缺血模型成功,12只(60%,12/20)动物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成功。缺血/再灌注后3 h就可在T2WI,DWI表现为右侧海马及外侧基底节区高信号,DWI范围大于T2WI,于24 h T2WI范围基本不变且T2WI与DWI范围相近。TTC染色将正常组织染成红色,梗死脑组织不染色而呈白色,不染色的范围与导丝栓塞后T2WI上的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处理组最终T2WI上高信号区及TTC无染区体积均小于缺血组。结论:采用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栓塞15min后,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再灌注15 min,如此反复3次,能建立较稳定的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刘蓉彭卫斌刘文新赵天陈泽军孙维斌许云飞朱颖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磁共振动物模型
裸鼠3.0T MRI线圈选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影像研究中常用动物实验评价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日益更新的对比剂或疾病的治疗效果。国外多采用高或超高场强实验型MR仪和内径较小的线圈进行裸鼠成像研究心,国内多数科研单位没有这种MR设备。为此,本研究采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 3.0T超导MR仪,对裸鼠进行成像研究,优化参数条件,观察在此参数条件下不同临床型线圈对裸鼠MR图像信噪比(SNR)的影响,优选适合裸鼠实验研究要求的成像线圈。
王虹彭卫斌许云飞尉传社王峥超王冬青
关键词:MRI裸鼠线圈SIEMENS成像研究影像研究
双对比造影数字成像对食道粘膜浅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3年
刘文新许云飞
腮腺肿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形状、边界、T1WI和T2WI信号强度、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形态学征象,总结腮腺肿瘤的MRI表现,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的MRI资料,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MR平扫采用T1WI、T2WI扫描,部分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14/24),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19),MRI表现为境界清楚、信号均匀的肿块。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4/5),MRI多显示为境界不清、信号不均匀的肿块。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1/5)。结论:腮腺肿瘤在MRI表现上有其各自特点,对绝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许云飞尉传社于寅尧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腮腺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