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婷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影像融合
  • 2篇探头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低频
  • 1篇低频探头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医师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6篇解婷
  • 2篇卢吴柱
  • 2篇赵冬平
  • 2篇李红
  • 2篇高传江
  • 2篇白洁茹
  • 2篇肖梦强
  • 1篇刘海龙
  • 1篇刘金丰
  • 1篇王玉玲
  • 1篇王玉玲
  • 1篇王忠德

传媒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部胃肠间质瘤的CT征象与恶性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胃部胃肠间质瘤(GIST)的相关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有详细恶性程度分级的胃部胃肠间质瘤病理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灶的大小及坏死灶与肿瘤恶性程度分级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40岁以下高度恶性就有3例,占总比例的14%,占40岁以下病例组的60%。肿瘤的最大径<30 mm时恶性程度较低,最大径>50 mm时恶性程度较高。无坏死的病灶恶性程度较低,有坏死的病灶恶性程度较高。可确定为低度恶性的征象有肿瘤最大径<30 mm,无坏死。结论:肿瘤恶性程度的鉴别与"年龄"及"性别"关系不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大小"及"坏死程度"关系密切。
刘海龙刘金丰黄培楷肖梦强解婷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CT扫描坏死灶恶性程度
探讨超声不同探头频率在婴幼儿肾脏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婴幼儿(0~3岁)肾脏超声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高、低频探头对1800例婴幼儿进行常规肾脏超声检查,并对检出阳性率患者予以分类、追踪,对高、低频探头检查的不同声像进行总结分析,对比研...
解婷李红高传江白洁茹王玉玲赵冬平
关键词:低频探头肾脏超声探头频率婴幼儿
文献传递
高、低频超声探头联合应用在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诊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婴幼儿(0-3岁)泌尿系结石超声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高、低频探头对1800例婴幼儿进行常规肾脏超声检查,并对检出阳性率患者予以分类、追踪,对高、低频探头检查的不同声像进行总结分析,对比研究。结果A方法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性为55.3%,B方法为94.7%。结论高、低频探头的联合应用较单纯应用普通低频探头检查更有助于诊断婴幼儿泌尿系结石。
解婷李红高传江白洁茹王玉玲赵冬平
关键词:婴幼儿泌尿系结石
CT/MRI-US影像融合在肝脏超声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超声融合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mag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ound,CT/MRI-US)在肝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科轮转70名影像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培训时间将这些住院医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名学员,对照组40名学员,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CT/MRI-US影像融合技术辅助传统模式教学。通过综合能力考核、问卷评估和测试成绩对比研究,评估CT/MRIUS影像融合技术的教学效果。结果带教前,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临床思维和知识转化评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提升,试验组提升幅度更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专业理论笔试成绩及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操作方法掌握度、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吸引力、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评估中,试验组各项方面的教学效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MRI-US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脏超声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高子晴解婷林宇红卢吴柱
关键词:肝脏超声临床教学教学模式
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行冠状动脉成像患者,均行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低剂量扫描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度、符合率及诊断狭窄程度的符合率。结果 DSA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共22例(55. 00%)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共诊断出23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敏感度为90. 91%(20/22),特异度为83. 33%(15/18),符合率87. 50%(35/40)。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的CT低剂量扫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85. 00%(34/40)。40例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在82~96 m Gy·m,CT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0. 014×(82~96) m Gy·m,平均(1. 26±0. 61) m Gy·m。结论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同时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王忠德解婷肖梦强吴琴芙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电图CT血管成像低剂量扫描
影像融合技术辅助心脏超声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评估影像融合技术辅助心脏超声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科轮转的21名全科住院医师为观察组,采用影像融合辅助传统模式教学,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轮转的19名住院医师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通过综合能力考核、问卷评估和测试成绩对比研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培训前,两组住院医师综合能力各评价指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观察组住院医师在综合能力中的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和知识拓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文素养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专业理论笔试、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显示,观察组教学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融合技术辅助心脏超声教学在全科住培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卢吴柱解婷林宇红高子晴
关键词:影像融合心脏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