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青
-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骨折术后使用的畲药消肿止痛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术后使用的畲药消肿止痛方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该方剂的原料组成包括:红茴香根14‑16份,了哥王8‑10份,接骨木14‑16份,蛇葡萄根14‑16份,楤木根14‑16份,白毛桃根14‑16份,猢...
- 夏海波杨华飞蒋钟霆蒋李青梁伟魏永敏陈琴芬
- 矫形钢板角度制作装置
- 一种矫形钢板角度制作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角度尺,基座上设有一对滑动板,一侧滑动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相对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一,另一侧滑动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相对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二,各滑动板上都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侧螺纹杆上的端部...
- 邹光翼梁伟郑海焕蒋李青王波徐向东
- 文献传递
- 改良hardinge入路结合原创的下肢等长控制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季卫平徐龙伟蒋李青李秋月麻妙群李浩黄自强沈永辉吴博
-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利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临床科研方面:完成髋、膝大关节骨与软骨缺损重建及人工关节翻修和肩、肘关节置换临床研究。开展股部穿支血管可视性研究,运用穿支皮瓣、肌骨瓣修复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缺...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软组织缺损外科治疗
- 医教协同模式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医教协同模式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月开始实行医教协同模式改革,随机选取200中医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5月~2019年4月的100名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5月~2020年4月的100名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培养,实施后采用医教协同培养,比较实施前后的培训效果。结果:实施后的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操作、辨证施护、护理查房等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本科生就业率、三甲医院签约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教协同模式下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可提高中医护理学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率,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 田智春蒋李青徐欢
- 髓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 目的探讨采取微创手术,采用三种不同髓内固定系统进行髓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状况。方法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收治病例为年龄大于65岁,能排除病理性骨折的低能量损伤所致的单侧股骨转子间...
- 周崇斌李明亮赵鹏飞梁伟蒋李青兰俊周明平邹光翼
- 关键词:髓内固定手术出血量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愈合时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创伤骨科用的冲洗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创伤骨科用的冲洗装置,包括车架,还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升降机构、清洗机构和调节支撑组件,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一个矩形容纳箱,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箱、升降顶盖和升降驱动组件,调节支撑组件...
- 尚旭丽蒋李青商振球夏淑娇李玉芬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初步报告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对8例患者10髋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结果]所有病例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无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患者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5~56分、平均45分增加到术后的93~99分、平均95分,DDH病例肢体不等长术后纠正。X线测量X线测量:髋臼外展角40°~50°,平均44°;股骨侧短柄外翻角134°~143°,平均139°;股骨头颈off-set率平均为0.20;未见假体松动、股骨颈变狭窄、短柄周围未见透亮区。[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年轻及活动度大的病人非常适合,但要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
- 蒋李青王昌贵张凯跃季卫平梁伟兰俊沈永辉
- 关键词:髋关节表面置换病例选择外科技术
- Henry入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Henry入路蝶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Henry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6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20~75(44.2±3.4)岁。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13.4±0.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8.5~15.8(11.4±0.5)周。所有患者手术切口都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病例。术后12个月GarthndWerley评分(3.65±0.36)分,优16例,良8例,可2例。结论:通过掌侧Henry入路,使用蝶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夏海波夏海波兰俊蒋李青杨华飞
- 关键词:内固定
- 术中肢体牵引装置
- 一种术中肢体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板一和工字轮,工字轮包括圆柱管、及固定在圆柱管两侧的护板,支撑板一的侧部设有充气套,充气套的端部固定有接头,接头的侧部设有拉绳,支撑板一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拉绳的滑轮,滑轮的侧部设有拉紧机构。本...
- 邹光翼童培建兰俊梁伟周崇斌王济纬郑海焕蒋李青刘森军朱晓瑜胡月聪朱旗欢
- 文献传递
- 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患者25例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全部患者术前常规摄胸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甄选无后壁骨折裂缝、无神经症状、无椎管手术减压指征的病例。全程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监测下完成,经皮穿刺后,不使用椎体成形器,只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3~12h疼痛缓解,术后1d可坐起、站立。25例共32椎体,21例完全缓解,3例明显好转,1例疼痛减轻。随访3~20个月,所有病例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活动,且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
- 赵鹏飞蒋李青季卫平梁丽君
- 关键词: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