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泽蓉
-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治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BV 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
- 2006年
- 目的:构建HBV X基因与pCDNA3.1相融合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 X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HBV X基因的引物,从HBV DNA阳性的血清中,PCR扩增得到HBV X基因全序列,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后,酶切图谱分析PCR检测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等,鉴定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以重组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的片段大小与已知HBV X基因大小相同,酶切也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也显示与已知X基因序列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HBV X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魏魏药泽蓉
- 关键词:HBV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 凶险型前置胎盘3例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10年
-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其中前置胎盘是重要原因。临床对普通型前置胎盘已有较深认识,但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害性认识较浅。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定义为:上次妊娠行剖宫产,本次为前置胎盘。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
- 陈初林药泽蓉李燕
- 关键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
- 精子数异常与小Y染色体及内分泌性腺激素水平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精子数目异常与小Y染色体及内分泌性腺激素水平。方法 对262名少精及无精症患者检测染色体,并对其中11例小Y染色体患者及随机抽取的15例Y染色体正常的患者运用磁性分离酶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性腺激素。 结果 小Y染色体检出率为4.19%(11/262),其内分泌性腺激素均呈高卵泡刺激素、高黄体生成素和低睾酮水平,与Y染色体正常的无精及少精症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小Y染色体不同精子数组各内分泌性腺激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子数目异常可能与小Y染色体有关,小Y染色体基因改变可能是导致其内分泌性腺激素的变化因素。
- 魏魏药泽蓉苗聪秀王伟米磊李娜
- 关键词:Y染色体精子数目男性不育基因突变
- 21-羟化酶缺陷致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产前诊断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孕妇 31 岁,孕 1 产 1,因“停经 18 周 +2 ,既往不良妊娠史”于2016年7月11日于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就诊,要求行产前诊断。2012年自然分娩一男婴,出生后1个月,男婴(先证者)于外院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遂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以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 21-羟化酶基因(CYP21A2)的微缺失、微重复.
- 魏魏陶逸伦李晓泽韩冬药泽蓉
- 关键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产前诊断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妇幼保健院不良妊娠史外周静脉血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其用于辅助新生儿串联筛查结果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31家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法)5907547例数据和34家医院临床确诊的3028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以2018年1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360814例新生儿筛查数据进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的单盲试验验证,通过比较临床确诊病例的检出率、串联初筛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在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中的结果,验证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经数据筛选,共有3665697例新生儿串联初筛数据符合数据库建模的标准,选取所有临床确诊患儿数据3019例共构建了16种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涵盖32种遗传代谢病;在单盲试验验证入组的360814例新生儿中,临床确诊病例共45例,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结果一致,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均为阳性或高风险。串联初筛阳性人工判读为2684例,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为串联初筛高风险1694例,串联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74%(2684/360814)、0.46%(1694/360814);与人工判读相比,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阳性人数总体减少了36.89%(990/2684);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68%(45/2684)、2.66%(45/1694)。结论所建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准确、快速、假阳性率低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杨茹莱杨艳玲王挺徐玮泽俞刚杨建滨孙巧玲顾茂胜李海波赵德华裴菊英蒋涛贺骏邹卉毛新梅耿国兴强荣田国力王艳韦洪伟张晓刚王华田亚平邹琳孔元原周玉侠欧明才药泽蓉周裕林朱文斌黄永兰王玉红黄慈丹镡颖李龙尚清郑宏吕少磊王文君姚艳乐静舒强
- 关键词:人工智能遗传代谢病
- 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术的对比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自愿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给予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静脉麻醉;同时随机选择80例自愿做传统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观察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子宫收缩和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变化。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小,恢复快。
- 药泽蓉
-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
- 乳腺癌相关抗原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动态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SEROZYME系统检测了疑有乳房疾患和妇女健康普查的妇女512人外周血CA15—3数值,并对CA15—3值高于27.4IU/mL的患者1—3月后再次复查CA15—3。结果 CA15—3动态增高组PVP11为85.7%。CA15—3相近和降低组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1例,阳性预测值(PVPT)为16.7%。结论 CA15—3动态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CA15—3高于40IU/ml的动态升高组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预测作用。
- 魏魏药泽蓉时加伦
-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监测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自然流产中绒毛染色体异常与男女双方叶酸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绒毛染色体,同时检测夫妇双方叶酸水平,寻找叶酸含量与染色体畸变二者的关系. 方法 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作为病例组,10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胚胎或绒毛运用FISH技术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并用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验证.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夫妇双方血清叶酸水平. 结果 病例组中,FISH诊断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40例,占40.0%,以三体型最为常见,与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夫妇双方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FISH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自然流产或死胎染色体异常情况,血液叶酸水平低下为自然流产中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
- 李晓泽药泽蓉胡志鹏魏岳峰梁飞魏魏
- 关键词: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荧光原位杂交
- 血红素加氧酶1对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HO-1)过表达对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humanastrocytesofspinalcord,HA-sp)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给予HA-sp氯化钴(250μl/L CoCl_2)刺激模拟缺氧,然后再去除CoCl_2刺激,建立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 WB)方法,从蛋白水平上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HA-sp中HO-1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方法,分析单纯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后以及上调HO-1表达的同时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后HA-sp的存活率变化。结果缺氧/复氧刺激条件下,HA-sp中HO-1蛋白过表达。利用锌原卟啉(ZnPPIX)抑制缺氧/复氧刺激条件下HO-1过表达后,HA-sp在缺氧/复氧刺激条件下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单纯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后HA-sp的存活率相比,用钴原卟啉(CoPP)上调HA-sp中HO-1表达的同时给予缺氧/复氧刺激,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CoPP上调HA-sp中HO-1的表达,具有抗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 梁飞魏魏药泽蓉李晓泽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存活率
- 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精子数目异常与小Y染色体及内分泌性腺激素水平。方法:对262名少精及无精症患者检测染色体,并对其中11例小Y染色体及随机抽取的15例Y染色体正常的患者运用磁性分离酶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性腺激素。结果:小Y染色体检出率为4.19%(11/262),其内分泌性腺激素均呈高卵泡刺激素、高黄体生成素和低睾酮水平,与Y染色体正常的无精及少精症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小Y染色体不同精子数组各内分泌性腺激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数目异常可能与小Y染色体有关,小Y染色体基因改变可能是导致其内分泌性腺激素的变化因素。
- 魏魏药泽蓉苗聪秀
- 关键词:Y染色体精子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