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锦辉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腺炎
  • 2篇空肠
  • 2篇空肠营养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肠营养
  • 1篇多潘
  • 1篇多潘立酮
  • 1篇营养管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狭窄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炎
  • 1篇潘立酮
  • 1篇重度反流性食...

机构

  • 5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范锦辉
  • 4篇武彦荣
  • 2篇张云丽
  • 2篇尹晶瑜
  • 1篇庞金荣
  • 1篇阚存玲
  • 1篇宣体东
  • 1篇郭大成
  • 1篇马龙斌
  • 1篇陈翠敏
  • 1篇张瑞山
  • 1篇周文华
  • 1篇刘艳凤

传媒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探讨(附60例报告)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康复新液10ml,3次/d;均为口服。B组将埃索美拉唑换为奥美拉唑20mg,2次/d,其他药物不变。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检查胃镜下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3.3%,胃镜下组织学改善有效率为66.7%;B组分别为36.7%和30%,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8周后,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100%,B组分别为76.7%和66.7%,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合用中药制剂康复新液及多潘立酮对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好,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疗程,减少费用。
张云丽范锦辉刘艳凤武彦荣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奥美拉唑多潘立酮
丽珠肠乐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肠动力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作用
2001年
范锦辉陈翠敏郭大成宣体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丽珠肠乐灌肠治疗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在重症胰腺炎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促进胃肠动力功能恢复作用。方法观察组15例给予大承气汤经空肠营养管直接注入空肠,对照组15例予单纯禁食、胃肠减压;比较两组胃肠动力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胃肠动力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伴麻痹性肠梗阻能有效缩短胃肠动力功能恢复时间。
阚存玲庞金荣周文华武彦荣张瑞山范锦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大承气汤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方法61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和生长抑素、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入院72h后、肠麻痹解除即给予空肠内营养辅助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73.3%和83.9%,继发感染率分别为70.0%和32.3%,住院平均天数35d和24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空肠内营养可显著提高SAP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
武彦荣尹晶瑜范锦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镜引导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在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在上消化道狭窄(良、恶性)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在胃镜引导下,经鼻或经皮胃造口放置空肠营养管灌注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分别比较2周、2月后2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结果2周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2月后空肠营养支持者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静脉营养支持者。结论空肠营养支持较静脉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副反应少、易于推广。
范锦辉武彦荣尹晶瑜马龙斌张云丽
关键词:上消化道狭窄空肠营养管胃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