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存芳
- 作品数:2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启示
- 2018年
- 实现藏区的现代化是藏区人民的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事,是历史以来中央政府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实现"藏区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富民"的实践,即通过了"突进或跨越"式的工业化尝试,寺院经济进入市场和圣地旅游业的兴起,以及21世纪后藏区文化产业的崛起,藏区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了以"物产"为主向以"人文"为主的转变。目前藏区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已经成为藏区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的研究多关注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缺乏对其原因及隐藏问题的探索。作者通过最近几年的实地调研,综合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提出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一些启示,以期将来有更加全面科学、深入系统的研究。
- 窦存芳
- 关键词:藏区文化产业
- 论审美在发展民俗旅游中的调协被引量:3
- 2008年
-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讨论协调文化冲突的契合点;提出民俗旅游既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又要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
- 窦存芳
-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冲突审美
- "一带一路"视域下茶马古道文化内涵的变迁研究
- 本文通过追溯茶马古道的历史,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茶马古道"发展的新空间,说明茶马古道和西南丝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以及茶马古道从"边茶边政"到"文化共享"当代转变。
- 窦存芳
-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文化茶马古道
- 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现状的实地研究——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调研数据的分析
- 2008年
- 农村外出人口城乡流动就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张勇窦存芳
- 关键词:外出人口就业
- 人类学视域下的文化策划学解析——与陈放先生商榷
- 2011年
- 2005年陈放先生在其《文化策划》一书中对文化策划学的内涵和体系、文化策划的概念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在中国开启了文化策划学研究的先河。但笔者认为陈放先生所界定的文化策划的概念尚不完整,对文化策划学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本文试图通过各种文化理论的综合考察研究,就文化策划和文化策划学概念和陈放先生进行商榷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希冀对这门学科的建设发挥微薄之力。
- 窦存芳
- 关键词:文化文化策划
-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角度谈康巴文化——基于格勒博士在德格的讲座和访谈
- 2021年
- 格勒先生是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位藏族博士。本文整理格勒博士曾在“甘孜州政协第十三次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内容,以及行程中的访谈记录,结合他对康巴文化的研究成果,并加入作者对现代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认识综合而成,成稿后和格勒博士再次讨论校对。格勒博士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角度出发,用新的视野和角度再讲康巴文化,从康巴名称的由来入题,讲述康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作用和特征,用“借鉴历史,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为线索,提出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 窦存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康巴文化文化产业文化现代化
-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关系的人类学研究
- 本研究是笔者对四川成都武侯区的藏文化用品街进行六个月的民族志田野考察撰写而成。本文通过对藏文化用品街聚居的藏族商人、各类顾客、街道卖店、所在社区、藏传佛教文化用品流通情况等,进行长期的调查,结合开放及结构式问卷,参与观察...
- 窦存芳
- 关键词:神圣世俗
-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关系的人类学研究——以成都藏文化用品街为例
- 本研究是笔者对四川成都武侯区的藏文化用品街进行六个月的民族志田野考察撰写而成。本文通过对藏文化用品街聚居的藏族商人、各类顾客、街道卖店、所在社区、藏传佛教文化用品流通情况等,进行长期的调查,结合开放及结构式问卷,参与观察...
- 窦存芳
- 关键词:行销方式神圣性世俗化人类学
- 基于UTAUT模型的大学生手机旅游App使用行为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统一接受及使用技术理论(UTAUT),针对大学生手机旅游App的使用意愿、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68份问卷,收回205份问卷,采用SPSS 25.0与AMO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旅游App的使用意愿受到社会影响、绩效期望及努力期望的显著正向影响,个体创新性对努力期望与感知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努力期望与使用意愿分别对绩效期望及使用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
- 李芳芳李臻廖倩仪窦存芳
-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UTAUT
- 以尊重文化的态度保护和开发藏文化——青海玉树灾后文化保护与重建中的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2010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玉树的地方文化会不会因此而消亡、改变或埋没?这成为玉树老百姓痛失亲人之外的最大焦虑,也成为玉树灾后重建工作中考虑的重中之重。四年的时间过去了,玉树灾后文化保护与重建工作是否解决了人们的焦虑?为藏区的文化保护与开发带来怎样的启示?2014年8月,笔者对玉树灾后文化保护和重建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尤其通过与文化重建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参与者们的访谈,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文化理论,总结和分析玉树灾后文化保护和重建的一些启示,试图为藏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窦存芳张勇
-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文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