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明河
- 作品数:72 被引量:4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吕亚芳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关于漏谷、地机穴定位的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查阅古代主要针灸文献及建国后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国家标准和较有影响的针灸著作关于漏谷、地机穴的定位,分析从古至今关于此二穴定位的演变,以及此二穴定位发生错误可能的时间。结果发现从1962年到2006年将近半个世纪,漏谷和地机这两个穴位的定位都被错误地描述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或在三阴交与阴陵泉的连线上,"或被错误地图解为:与三阴交、阴陵泉在一条直线上。即使到了2006年新的国家标准对二穴的定位恢复了正确的描述:"胫骨内侧缘后际",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与以前的"在……连线上"有多大差别。
- 睢明河王朝阳侯中伟
- 经外奇穴十七椎的源流、古今定位和主治探究
- 2025年
- 经外奇穴十七椎临床研究颇丰,但是缺少相关文献研究。笔者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求证针灸明堂图,从十七椎的源流、定位和主治进行分析,并与腰阳关进行鉴别,认为十七椎在《类经图翼》背部总图的解剖定位为后正中线、第1骶椎下、平上髎的位置,而不在第5腰椎棘突下。主治病证“胞转”也与痛经不相关。而在针灸明堂图中腰阳关的位置应该在第5腰椎棘突下。十七椎的现代研究可为古代文献中腰阳关主治“妇人月病带下”的记载提供依据。
- 周洋宾杜秋慧魏雅馨杨燕宇李欣蕊睢明河
- 关键词:经外奇穴十七椎源流主治
- 针刺肝肾之俞原穴干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以氧嗪酸钾所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刺“肝俞、太冲”和“肾俞、太溪”对高尿酸血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干预1组、干预2组.除空白组外,另3组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同时对各组穴位进行针刺干预.实验后检测4组大鼠SUA、AST、ALP、ALT、Urea及SCR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UA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组、干预2组SUA明显降低(P<0.05),且含量呈极明显降低(P<0.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LP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2组ALP降低(P<0.05).AST、ALT、SCR、Urea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SUA和ALP有影响.造成4组大鼠AST、ALT、SCR、Urea含量均无差异性的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 云素睢明河
- 关键词:针刺高尿酸血症俞穴原穴血尿酸
- 处方规律分析法在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针灸治疗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用针灸的方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针灸治疗处方又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其中的方义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处方?
- 睢明河马文珠
-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05年
- 王朝阳睢明河马惠芳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 本研究对从1998年至2000年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的87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结论为针刺在治疗急性期面神经麻痹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 王朝阳睢明河李以松袁亮
- 关键词:针灸方法周围性面瘫
- 文献传递
- 从新世纪教材《针灸治疗学》看腧穴的临床应用
-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教材《经络腧穴学》所载穴位在同系列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的应用情况,列出了每个穴位的使用次数,并给出了在《针灸治疗学》中得到使用而在《经络腧穴学》未载穴位的名称,为这两门课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方便。
- 睢明河张海龙张淑丽
-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腧穴
- 文献传递
- 比较电针刺激“内关”、“天枢”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动力及结肠D2受体的影响
- 王珊任晓暄郭孟玮高誉珊蓝莹吉毛先吴艳英李凯歌谭莉华睢明河
- 胃脘下俞之穴名、定位及主治考被引量:2
- 2022年
- 胃脘下俞属经外奇穴,是现代针灸临床中常用来治疗糖尿病的第一要穴。该穴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胃脘下俞从古至今穴名演变颇多,各医家对其定位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临床上对胃脘下俞的主治病症稍有争议。为更好地认识该穴,笔者通过查阅古籍及建国后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和国家标准等资料,分析从古至今对胃脘下俞描述的演变过程,从理论依据、解剖结构及神经分布等方面出发,对该穴穴名、定位和主治进行考证探讨。结果发现,现代教材及国家标准对该穴的认识描述与古籍有所出入。胃脘下俞应重新命名为胃管下俞,定位应为:背部,第八胸椎棘突下方一穴,左右旁开各1.5寸处两穴,计三穴。本穴的主治应为:呕吐、呃逆、胸胁痛;消渴、咽喉干、胰腺炎;胃痛、腹痛。
- 杜秋慧吴雪梅周洋宾睢明河
- 关键词:穴名主治
- 头皮针运动疗法中颅底带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头皮针是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头皮针运动疗法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端义教授经过多年头针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所提出的。在对头皮针治疗带的研究上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探索发现,通过对头颅骨底部沿发际线一带的治疗,对于临床中某些疾病可以明显增加治疗疗效。本文就颅底带的机理和具体定位、主治进行详细阐述,并举相关病例进行说明。
- 王朝阳杨卫华刘清国睢明河马慧芳
- 关键词: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