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翠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卫生部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与评价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2014年各年度5月份出院的12类清洁手术病例,每年度各抽取120例,按手术种类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设计调查表格,制定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比较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2011年的93.33%下降至2013和2014年的35.00%;给药时机正确率由2011年的43.75%上升至2013、2014年的97.62%和92.86%;有指征用药率、选药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由2011年的42.86%、60.71%、21.43%均上升至2014年的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效促进了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
- 李锐王一兵王翠翠魏爱英申翠华
- 关键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 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2001年8月~2004年7月,医院感染病例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2001年8月~2004年7月共分离到阴沟肠杆菌231株,主要分布于下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等,分别占55.41%、10.82%和9.96%;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 王一兵李卫光朱其凤申翠华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 4211份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了解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病原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药敏试验采用英国Oxoid公司药敏纸片扩散法和M-H琼脂培养基;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211份血培养阳性率为16.12%;所分离出的679株非重复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59.06%,革兰阴性菌占35.20%、真菌占5.74%;病原菌占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4.7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中除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外,其他病原菌对其高度敏感,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常用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结论病原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有关,为避免对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并根据药敏结果选药。
- 申翠华张静金炎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属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统计分析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2002年1月-2005年12月医院感染病例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属1644株,主要分布于下呼吸道、手术切口、皮肤软组织和泌尿道等,分别占39.72%、22.08%、9.43%和7.54%;葡萄球菌属对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耐药,仅对万古霉素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结论葡萄球菌属的耐药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 李卫光祝筠朱其凤申翠华
-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耐药性
-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调查表,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858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者718例(83.68%),其中治疗用药261例(36.35%),预防用药457例(63.6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92%,非手术科室为70.87%。手术科室预防用药占82.14%。治疗用药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26.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手术感染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 任勇申翠华李欣
-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某地区17361株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患者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山东省各医院血培养分离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数据。结果 2015年山东省血液样本共分离非重复菌株17 3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 524株,占54.9%,高于革兰阳性球菌(7 837株,占45.19%)。分离率居前5位的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和25.8%,产ESBLs菌对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类及头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这3类药物可作为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应慎重选择。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7.1%,远远低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80.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和1.2%,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7%和4.7%。万古霉素仍可以作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血流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不同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情况存在差异,了解本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重症感染的死亡率。
- 王鑫白媛媛王翠翠申翠华金炎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率血培养血流感染
- 2013-2014年山东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血液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地区性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況。方法收集山东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各医院2013—2014年血标本分离细菌的药敏数据,依据CLSI 2014年标准判定結果,应用WHONET5.6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細菌24 99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4.7%,革兰阳性菌占45.3%。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各自菌种的29.1%和79.5%。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P=0.024)。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3.9%。肠杆菌科細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1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8%、1.7%、4.3%。成人组和老年组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儿童组(P值均<0.001),儿童组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43)和老年组(P=0.003)。ICU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于住院非ICU分离株(P值分别为0.027、0.036和<0.001)。结论血标本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多样性,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不同年龄组、不同科室耐药情況不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王翠翠张静金炎申翠华
- 关键词:血标本细菌耐药抗菌药物
- 医院感染发病率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9 005例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3.89%,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皮肤与软组织,其构成比分别为34.03%、12.15%和11.81%。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了解医院感染高危人群、重点科室和病原菌的分布,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 朱其凤李卫光申翠华
- 关键词:医院感染发病率
- 17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培养送检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 2005年6月份出院病历3128份,选择入院、出院诊断相符合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历174份调查分析。所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
- 申翠华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
- 文献传递
- 17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某院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及病原学送检现状。方法对该院2005年6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7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5.75%),其次为腹腔内感染(18.39%),病原学送检率为25.86%。入院初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以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比率最高(23.31%),青霉素类位居第2(18.41%);单一用药率为16.09%,二联用药占80.46%,三联用药占3.45%,未发现三联以上用药现象。给药剂量、次数、联合用药种类搭配不恰当、更换药间隔时间过短是主要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该院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总体较为合理,但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部分临床医师用药不规范,须加强培训。
- 申翠华李卫光朱其凤李欣
- 关键词:细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