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由伟丰

作品数:19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古地理
  • 4篇岩相
  • 4篇岩相古地理
  • 4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地质
  • 3篇奥陶纪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储层
  • 2篇油气
  • 2篇裂缝
  • 2篇勘探
  • 2篇奥陶纪岩相古...
  • 2篇奥陶系
  • 2篇储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时代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大学(北...

作者

  • 16篇由伟丰
  • 4篇邹元荣
  • 4篇金振奎
  • 3篇蒋春雷
  • 2篇胡宗全
  • 2篇周小进
  • 2篇孟闲龙
  • 2篇石好果
  • 2篇张海清
  • 1篇张海清
  • 1篇曹宣铎
  • 1篇胡云绪
  • 1篇王敏芳
  • 1篇李子锋
  • 1篇艾合买提江·...
  • 1篇郑和荣
  • 1篇任建业
  • 1篇校培喜
  • 1篇张学东
  • 1篇余琪祥

传媒

  • 3篇新疆地质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祁连山—阿拉善地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大量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分析,结合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对北祁连山—阿拉善地区的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对香山群、韩母山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将香山群的时代厘定为寒武纪—奥陶纪,韩母山群厘定为震旦纪—寒武纪。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沉积相类型:海岸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及深海—洋盆相。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造山带与沉积盆地密切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编制研究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是在继承震旦纪格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古地块之间或地块的边缘地带,不同构造背景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环境。目前区内所保存的寒武纪沉积物均为海相沉积。
由伟丰张海清校培喜曹宣铎胡云绪谢从瑞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寒武纪
香山群的解体及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被引量:7
2010年
宁夏一带的香山群,由于各种原因,其时代和地层的划分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最终聚集在两个问题上的分歧:香山群的地层构造和化石产出部位的沉积构造环境分析上。根据野外的实际观察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香山群的构造并非成简单的单斜排列,各个单元的沉积也各具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三亚群(包括徐家圈组第四段)为秦—祁—贺裂陷槽裂陷初期的产物,分布于盆地的东缘,时代为中寒武—晚寒武世;第二亚群(不含徐家圈组第四段)和第四亚群为裂陷槽裂陷中晚期的产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北缘,时代为奥陶纪。结合区域地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早古生代贺兰裂陷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及地层格架。
谢从瑞校培喜由伟丰曹宣铎胡云绪周志强高晓峰
关键词:年代地层香山群奥陶纪
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
针对中国前中生代海相层系,提出了“以构造-沉积成因联系为主导,以缝合带为其两侧盆地的联系枢纽,以板块的岩相古地理再造为目标,以前中生代油气地质条件为侧重点”的岩相古地理编图思想.构建了地理-地质信息和软件支撑平台,实现构...
胡宗全由伟丰周小进张海清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准中地区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被引量:3
2004年
张学东李子锋黄伟传石好果由伟丰张建忠
关键词:地震记录褶积模型声波测井
黄骅坳陷奥陶纪岩相古地理被引量:17
2001年
黄骅坳陷地处埕宁隆起和沧县隆起之间 ,北与燕山褶皱带相连。区内奥陶系厚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冶里组和亮甲山组 ,中奥陶统分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 ,上奥陶统缺失。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分别分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 ,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 ,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 ,本区岩相古地理显示出明显的沉积旋回 ,早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 ,晚期以局限海为主 ;晚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 ,晚期以开阔海为主 ;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 ,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 ,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 ,其中晚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邹元荣金振奎由伟丰蒋春雷
关键词: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沉积旋回
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序次被引量:10
2003年
在不同时期,由于埋藏深度不同,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不同,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征也就不同。有些情况下,胶结物期次之间是连续的,即呈“整合接触”。而有些情况下,两个期次之间是不连续的,曾发生过溶蚀,形成“不整合接触”。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早,其内胶结物的期次齐全,而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晚,就会缺失一些期次。因此,胶结物可以像地层一样进行划分和对比。据此可以分析成岩环境的变化,判断孔隙和裂缝形成的时期等。由于成岩环境的变化常与构造运动有关,因此胶结物地层学的研究可以间接地分析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裂缝和孔隙中,充填了5期胶结物,每期胶结物阴极发光的特征不同,其中第二期与第三期胶结物之间存在溶蚀不整合。根据胶结物的特征,可划分出5期裂缝,形成于三叠纪、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末、新近纪末等。
金振奎张响响邹元荣由伟丰周新科明海会
关键词:奥陶系裂缝
准噶尔盆地中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7
2005年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和3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呈单峰型,主峰碳为C17~C23,弱姥鲛烷优势(Pr/Ph为1.33~1.75).生标特征:三环萜烷含量丰富,伽马蜡烷含量高,孕甾烷、升孕甾烷含量较高,规则甾烷呈'上升型'分布,ααα20RC27相对含量高,β - 胡萝卜烷和γ - 胡萝卜烷含量高.碳同位素值偏轻(一般小于 - 29‰),生源构成可能以低等水生生物和菌藻类为主,母源形成环境为湖相还原环境.原油主要源自二叠系源岩.中部2区块和4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呈单峰型,主峰碳为C13和C19,明显姥鲛烷优势(Pr/Ph为5.62~7.24).生标特征:三环萜烷含量很低,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或缺乏,孕甾烷、升孕甾烷含量低,C29甾烷含量很高,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不含β - 胡萝卜烷和γ - 胡萝卜烷.碳同位素偏重(一般大于 - 27‰),生源构成可能以高等植物为主,母源形成环境为氧化环境.原油主要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
尹伟郑和荣孟闲龙由伟丰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腹部区块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为一个由北向南倾斜的大型单斜构造,构造圈闭相对不发育,以低幅度构造、岩性或地层不整合等隐蔽型圈闭为主要勘探对象。侏罗系发育大型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与河口坝等沉积砂体类型。对腹部地区隐蔽型油气藏的勘探...
王离迟孟闲龙曹波由伟丰余琪祥石好果吴金才朱允辉
关键词: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被引量:50
2001年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潮坪环境是有利的储集岩发育相带。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距不整合面 2 0~2 0 0m范围内。加里东期古地形为南西高、北东低 ,水流方向是自南西向北东的 ;岩溶斜坡和不长期积水的岩溶洼地是有利的岩溶储层发育部位 ,尤其是岩溶斜坡。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是岩溶储层有利的发育部位 ,裂缝和断层的走向控制岩溶带的走向。风化剥蚀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金振奎邹元荣蒋春雷由伟丰
关键词: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沉积环境裂缝断层
岩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研究
该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岩溶、古岩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油田钻、测井资料和实验室的岩溶模拟成果,对岩溶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岩溶发育模式.影响岩溶储层的主要控...
由伟丰
关键词:岩溶岩溶洞穴发育模式岩溶储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